当前位置:首页 > 反诈你我同行 共建平安云南 > 开展全民反诈 > 正文
楚雄市“硬核”五措发力,织密反诈“安全网”
发布时间:2023-10-05  责任编辑:汪雨春

为有效遏制当前电信诈骗犯罪高发多发势头,楚雄州楚雄市公安局坚持党员民辅警带头、全体民辅警参与,创新反诈宣传方式,积极打好宣传、劝阻、打击组合拳,切实将反诈防骗知识送入千家万户,最大限度保护辖区群众财产安全。

部署推进“有实力”

围绕党建与反诈工作深度融合,坚持打防治并举,以防为主、以打为要、以治为基的理念,全力构建党委领导、部门主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反诈治理工作新格局。党员民辅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勇当反诈先锋,在“打、防、管、控、宣”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反诈宣防“一盘棋”整体合力,提升工作质效,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多管齐下“创新力”

联合商管中心及网格片区内平安志愿者等力量,持续打造“反诈超市”,深入KTV、酒吧等行业场所开启“喊麦”模式,真正让反诈宣传入脑入心。结合党员“双报到”、护学岗、夏季治安巡查宣防等工作,主动上街入户开展宣传,利用社区微信联络群、场所 LED 屏发布宣传信息、标语。2023年以来,全市共签订反诈承诺书10万余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5万余人次,发放宣传品20万余份,悬挂横幅2000余条。

精心制作诙谐幽默、朗朗上口的反诈宣传标语,这些标语遍布福乐多超市的蔬菜区、零食区、水产品区等各类商品货柜的醒目位置,让逛超市的居民在购物的同时轻松“找茬”,学习反诈知识,提高反诈意识,营造“时时提醒、处处提防”的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民警为群众准备了趣味有奖问答,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并签订反诈承诺书即可抽奖答题。男女老少、大小朋友都踊跃参与,在阵阵笑声中学到了反诈知识。成功领取到奖品的群众纷纷在“我为反诈代言”签名墙上签名。

因类施策“强免疫”

深入辖区校园上好“开学第一课”,利用晚间家长会、新生军训间隙等时段开展现场直播宣讲,先后对辖区大学师生、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及家长开展了防骗宣传讲座。集中召开行业场所治安管理暨反诈宣传培训会,重点对发案突出的行业场所和菜市场上门宣讲培训,向辖区重点行业场所、农贸市场个体经商户、单位财务、负责人播放反诈宣传片,增强防骗意识。

为了提高新入校大学生的反诈能力和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楚雄市公安局在楚雄师范学院开展新生反诈第一课。民警以大量真实案例为基础,提前量身定制了符合学生“口味”的反诈课堂,以灵活多元的方式介绍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和涉学生群体诈骗案件的特点,重点讲解了识别、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技巧以及受骗后的处置措施。

预警劝阻“增合力”

以“大数据+铁脚板”为支点,充分运用技术资源,加大“两卡”整治力度,提升各级反诈中心事前发现、事中阻断、事后打击能力,织密多层次反诈防护屏障,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聚焦事前预警劝阻,根据上级下发指令及民警初步核实情况,将潜在受骗人按照风险等级分级,在严格落实本人见面劝阻的基础上,持续对潜在受骗风险人员定期回访,最大限度降低预后被骗风险,告知家属共同劝阻。针对有些群众对自身资金安全重视不够,不听民警劝阻,一时难以“唤醒”的,及时采取保护性措施,直至受害人被“唤醒”,最大限度避免因劝阻不到位导致发生大额损失案件。

9月15日,楚雄市公安局根据劝阻指令赶到辖区某小区对预警对象张某开展见面劝阻,经核实,张某被人误导后注册登录虚假投资理财网站,因民警劝阻及时,没有造成经济损失;9月25日,民警对楚雄师范学院在校学生普某进行见面劝阻,普某近日频繁访问刷单返利平台,已成为潜在受诈人群,经劝阻后及时醒悟。

以快制快“力挽损”

坚持“破案与追赃同步,打击与挽损并重”的理念,做实紧急止付、每案必追赃工作,全力做好退赃挽损。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开展紧急止付、冻结,加紧对案件的侦办,争取最大限度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

9月6日22时许,楚雄市公安局接到辖区康女士报警,骗子自称是银保监会工作人员,称康女士支付宝花呗账号异常,需要进行安全检测,康女士根据对方提示操作,将卡上的20万元转入指定账户,才发现被骗。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经分析研判,锁定藏匿在江苏省和天津市的犯罪嫌疑人于某某和王某。警方立即赶赴,协同当地警方连夜蹲守将嫌疑人抓获,依法查扣涉案资金51000元,其余涉案资金已被止付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