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诈你我同行 共建平安云南 > 开展全民反诈 > 正文
露天电影、大喇叭、串门子……这样的普法反诈宣传很受欢迎
发布时间:2023-09-15  责任编辑:汪雨春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文山州麻栗坡县公安局各警种部门不断探索普法新路子、新渠道,紧扣反诈、交通安全、治安防范等宣传重点,全力提升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露天电影让反诈宣传贴上情怀标签

曾几何时,一排排的长凳摆在篮球场上,大人们摆着龙门阵看着电影,小孩们沿着操场追逐、捉迷藏。一部电影,可能带来数十年的记忆长情,天保边境派出所将反诈宣传与时代情怀结合起来,不断开辟社会面反诈宣传新阵地,让反诈宣传以更生动的方式“活”起来,使宣传内容广泛地走进群众心里。

该所“反诈小分队”民辅警利用群众晚间纳凉时间,前往群众较为集中的村寨广场、活动室等区域开设“流动影院”,将幕布投影架设在群众前面,播放“反诈电影”视频合辑。电影开播前,“反诈小分队”民辅警,通过悬挂海报横幅、互问互答、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深观影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提高对新型电信诈骗的鉴别能力,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筑牢反诈“防火墙”,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电影下乡送法进村进企业

一辆警车、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投影仪搭建起一个流动“影院”巡回放映普法电影,这是南温河派出所“普法宣传小分队”的真实写照。

近日,南温河派出所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以及“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为载体,创新制定有针对性的流动“影院”放映计划,并把放映安全防范影片与普法讲解结合起来,瞄准走遍辖区各企业、走遍辖区各学校,走遍各村小组,走遍每家每户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工作中,该所组建“普法宣传小分队”,排好播放时间,针对企业、学校、街道、村委会、村寨等不同行业场所实际加强联系协调,做好播放时间以及地点衔接并提前发出放映预告,每天进行1到2小时别开生面的“电影课堂”,让群众更直观地感受法治的力量与温度,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

结合安全生产监管实际,该所精心准备“普法小视频”以及安全生产短片《生命重于泰山》,于每天19:30分,深入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向2000多余名企业职工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与职工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特别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安全生产防范、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引导职工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敲门入户“创文”反诈同步推进

“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重要的是言行一致从自身做起。

连日来,巡特警大队组织民辅警深入网格区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敲门行动”宣传活动,挨门逐户将告知书发放到群众手中,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创文活动中来,倡导大家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对身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抵制,用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的创建。

同时还就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缉枪治爆、禁毒禁赌、防灾减灾、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援助以及家庭婚恋、邻里关系、家庭教育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宣传,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鼓励群众积极检举揭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三语”宣传喊响平安“大喇叭”

让法治声音传进群众家里,让普法宣传不再有障碍。杨万边境派出所充分考虑到辖区少数民族集聚、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较多,很多少数民族老年人听不懂普通话,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获取防诈骗、交通安全、防自然灾害等知识的渠道受限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地开展普法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让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入耳入心。

该所根据实际情况,定时分片区轮流在辖区各村委会、村小组播放录制的“汉语、苗语、壮语”三语普法宣传音频,让广大群众无论在田间劳作,还是在自家院落,都能听到“乡村大喇叭”的声音,接受防网络诈骗、防赌博、禁毒等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麻栗坡公安通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易懂实用的宣传内容,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识,为推动平安边境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