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诈你我同行 共建平安云南 > 开展全民反诈 > 正文
红河公安“劝阻+宣传” 反诈工作持续发力
发布时间:2023-07-07  责任编辑:资朗

为遏制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提高广大群众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红河公安对外及时发布《关于开展反诈预警劝阻工作的通告》,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中,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以研判分析开展精准劝阻,一手全覆盖强化防范宣传,全力压案挽损,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及时按下“止付键”

为从源头预防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红河州各级公安机关立足实际,第一时间接收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开展电话及见面反诈劝阻,第一时间与各单位各部门联动,力争以最快速度阻断电信诈骗侵害链条,全力减少发案,防止群众遭受不法分子侵害。

某天,正在上班的谢女士接到“00”开头的电话,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并称盗用其身份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对方公安机关抓获,让谢女士马上收拾行李到宾馆内等待做笔录。随后,谢女士听从对方指示悄悄离开办公室。谢某同事许某得知谢某接到电话后就跑出去,怀疑是被骗了,于是连忙报警。

弥勒市公安局弥阳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联系谢女士,但电话一直未接通,民警通过多方排查最终确定了谢女士的位置,16时许,民警找到了正在宾馆内与骗子视频通话的谢女士,当即揭穿了骗子的伎俩。随即民警对谢女士进行了反诈宣传,并让其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其开通预警功能。

不久前,金水河边境派出所民警根据辖区群众杨某报警提供的信息,通过短信验证码追查到其不满10岁的孩子被哄骗在网上购物平台连续支付3笔消费记录,民警当即上传“接警登记表、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等证明材料至平台客服进行反馈,成功阻止这起诱导性消费,顺利取消3笔网购交易,帮助追回损失15199.36元。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各地公安机关民警在接到报警或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采取电话、见面的方式进行劝阻,最大限度阻止诈骗发生,避免当事人产生更大的损失。2023年5月以来,红河公安开展见面劝阻5486次,成功拦截被骗资金400余万元,通过AI机器人拨打预警电话7.5万多次,发送预警短信7.6万余条,反诈防骗预警劝阻工作成效显著。

反诈宣传“零距离”

为有效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提高反诈宣传覆盖面。红河公安积极采取上门走访入户、集中宣讲等形式,结合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以及真实案例,为辖区群众讲解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点和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以及受骗后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提醒广大群众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弥勒警方大力开展反诈讲座、反诈文艺汇演、网络直播等形式多样的常态提醒宣传教育。利用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等,深入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活动。

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无诈社区、无诈机关、无诈企业、无诈校园系列创建活动。通过坚持不懈宣传教育,最大限度让反诈常识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切实筑牢“防火墙”,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定期汇编近期典型案例12期在微信、抖音、快手以及弥勒“慧蚁租房”系统上广泛转发宣传;制作短视频12部在抖音、快手、微信平台宣传;开通反诈安全常识网络直播18次,观看粉丝达20.8万余人。

金平警方依托“普法强基补短板”“青少年维权”等活动,用心用情构筑“警银+警校+警民”全民反诈新局面,深入校园、银监部门进行反诈交流宣讲。同时,借助泼水节、蝴蝶谷艺术节、文艺作品巡演日等文旅时节,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民族特色的反诈主题宣传活动。

开远警方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针对辖区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特点、方式手段及案件高发区域,通过进园区、进山区、进社区、进出租房、进学校等“五进”活动开展反诈宣传。同时,警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变成“青蛙”警察走进热闹的集市街区,向过往群众宣传反诈知识。“青蛙”警察用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扫码注册开远反诈“金钟罩”小程序。

红河县公安局以画好“三条线”的方式打防涉“两卡”违法犯罪,全力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防范涉“两卡”违法犯罪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打击治理“两卡”违法犯罪行动。依托“万名政法干警进万村”活动,组织警力上门一对一宣传非法买卖“两卡”的危害和后果,鼓励群众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依托文化旅游节、乡镇赶集日等节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拉横幅等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开展“两卡”犯罪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加强群众对涉“两卡”违法犯罪的了解,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接下来,红河公安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反诈宣传活动,扎牢防范“安全墙”,守好百姓“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