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有力度更有温度!昆明公安交警改进执法方式,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双提升
发布时间:2023-12-19  责任编辑:汪雨春

昆明公安交警树牢“以人民为中心”执法理念,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在对致乱致堵、肇事肇祸的严重交通违法开展精准查缉从严查处的同时,改进执法方式,坚持“轻微违法教育警告为主、常见违法先行提醒为主”的原则,执法中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说理执法,既让群众认识到法律的刚性和执法的力度,又能感受到昆明公安交警服务的温度。

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执法方式,昆明公安交警在2023年全省交警执法质量考评中再创佳绩荣获第一名,实现四连冠,有效助推昆明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最大限度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柔性执法 提升效果

在持续推进“20+4”首违不罚举措的同时,今年再将34项轻微违法行为纳入行政执法中不予处罚法、从轻处罚、免予强制措施的三张减免责清单在全市推行。在中高考期间、雨雪天气、黄金周期间对特定车辆的特定违法开展口头提示教育不予处罚。

执法中对轻微交通违法予以警告处罚,对电子监控抓拍的轻微发送违法不予处罚提示短信,对轻微违法停车行为发送限时驶离提示短信。通过先行提醒、督促纠正、约谈警示、抄告送达等方式,给轻微违法驾驶人受教育和及时改正的机会,让群众更易接受和主动守法,从而达到由“他律”向“自律、自觉”转变的管理目标。

目光向内 排治问题

今年以来,昆明公安交警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排查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89举报投诉平台、交管12123语音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投诉平台等渠道收集的执法不规范、执法简单粗暴、执法态度不佳等问题,认真开展核查整改,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公安交警执法形象。

执法监督 文明公正

充分发挥“智慧交管·昆明大脑”和“执法监督大数据平台”预警监督作用,按照全周期闭环管理理念,对车驾管、执勤执法、事故处理等148项执法业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警务通、执法记录仪、酒精呼气测试仪等执法数据多轨关联和综合比对,精准识别、提前预警,做到执法异常数据“早发现、早提示、早整改”。

对24类常见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做到统一案件材料、统一审批流程、统一处罚标准,对21类常见扣留车辆行政强制措施进行规范,严禁民警随意扣车,杜绝民警执法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大的问题,促进公安交警执法更加公平公正。

执法培训 提升素质

探索建立法律规定与实战应用相结合的执法培训机制,针对性制作方便易学、通俗易懂的“口袋书”“微视频”,持续推出场景化、菜单式执法指引和操作规程,提升全警执法能力水平。

通过“个案找症结、类案找共性”思路,深入查找普遍存在的风险隐患,健全完善执法制度机制,新制定和完善各类执法指引46项,开展实战化执法培训133次,参训民警近3万人次。

交通事故 线上处理

创新推广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便民措施,事故当事人通过“交管12123”App与接警员实现视频连线,完成线上交通事故处理,实现快速“视”警、快速取证、快速撤离、快速认定、快速理赔,事故现场处置时间由传统派警处置事故现场模式平均用时3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

自6月1日试点以来,完成远程视频处理交通事故3.4万余起,既节约了群众等待时间,又最大限度减少因交通事故给城市拥堵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交管业务 一窗通办

高标准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交警、户政、出入境等警种业务互联互通,采取整合集约一体化模式,实现从“多窗式专科”服务向“一窗式全科”服务转变。

深化“警邮”“警保”“警医”“警法”合作,推进“‘放管服’改革措施”精准落地,构建市区“公安政务服务15分钟办事圈”,打造市民“家门口的车管所”,梳理67项车驾管业务驻两级政府服务中心,在全市159家派出所开办17项车驾管业务,在16家法院开通查封、解封业务。推动10大类170项交管业务在线办理,交通违法网办率达77.22%、车驾管网办率达80.64%、交通事故网办率达91.5%,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各项交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