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姚安公安:奏响“善治”旋律 绘就平安底色
发布时间:2023-08-23  责任编辑:张晓洁

近年来,楚雄州姚安县公安局以源头治理为目标,坚持把清除隐患、控制发案与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辖区治安掌控能力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警格+网格” 创建治理全科网

始终聚焦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把“警务工作前移、信息触角延伸、服务距离贴近、专群工作深入”作为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创新的破题路径。姚安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警网融合”工作,为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姚安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动员“一村一警”、社区干部群众、网格员、物业、商户、快递员等力量,统一佩戴治安联防“红袖标”,组建巡防队,辖区万余名“红袖标”志愿者成为平安线上的一道美丽风景。各派出所加强与网格员沟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努力实现社区警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

立足“小网格”发挥“强作用”,警网协作把平安触角延伸到辖区各个角落,网格员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矛盾纠纷化解、隐患排查整治、防范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等各项工作,积极守护人民群众安全。今年以来,通过“警网”结合化解矛盾纠纷460余起,服务群众2900余人次,法治宣传覆盖辖区。通过防控体系与民“共建”,社会治安与民“共治”,平安和谐与民“共享”,推动建立警民联防新格局,全县大街小巷“定点见红、全线飘红”,形成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安新局面。

“常态+快反” 优化巡防新模式

积极探索“巡逻+防控”的模式,着力深化社会治安巡防体系建设,给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按照辖区治安状况,合理布局,做精常态巡防,并以辖区居民小区、行业场所为基准的巡逻线,以车巡、步巡为主进行巡逻防控。

对于人流量大的商场、学校、娱乐场所等重点部位,在巡逻的同时,近前一步查一查,提高隐患和问题的发现与处置,扩展巡逻工作的综合效能;夜间以酒吧娱乐场所、餐饮店等为重点,提高巡逻频次和密度,多点巡逻、全面覆盖。同时,巡逻队积极开展法制宣传,督促经营店主和从业人员管理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各类突发警情。

在常态化基础上创新勤务模式,进一步构建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依托城区警务亭和骑警巡逻队屯警街面,做到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全时段坚守。新建情指大厅和情指一体化指挥调度室,利用数字手持对讲机、4G执法记录仪和警用摩托、巡逻车、防爆车等,为“双快”警务机制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逐步构建高效权威、职责明确、层级清晰、协调有序的实战指挥体系,快速、有效处置警情。实现警力前移、全域覆盖,为辖区群众点亮了“平安灯”。

“改革+优化” 服务群众零距离

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工作作为公安中心工作和“一把手”工程来谋划推进,主动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所期所盼,着力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警务工作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改善提升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生需求上精准发力,全力服务经济、护航发展、保障民生,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平安稳定和谐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去年推出12项便民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四个方面十四项措施”,从助力企业创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道路交通管理、优化升级政务服务4个方面采取14项措施。大力提升特种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特种行业行政许可事项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各基层派出所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你约我跑”服务,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加急办理、延时服务和送证上门。依托以“实有人口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乱点热点整治降压”为着力点,健全完善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着力提升公安派出所新形势下社会管理与治理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