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一声嘹亮的号令穿透云雾,山间的鸟儿在欢唱。
一大早,德宏边境管理支队遮放派出所民警李佑扛起梯子,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就爬上楼顶,那里有一根他们自制的旗杆,正好能让国旗飘扬。他一丝不苟地整理着旗子,两端扎紧,迎着徐徐飘扬的五星红旗,民辅警队列整齐,精神抖擞,庄严向国旗敬礼。
德宏州遮放边境派出所的邦达抵边警务室位于芒市遮放镇邦达村民小组,地处中缅边境,这里海拔1741米,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潮湿干冷,全年晴天不超过60天,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云端上的警务室”,这支年均30岁的队伍,长年累月扎根在这里。
从警务室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的邦达山在云雾中缭绕,涓涓的溪流、清脆的鸟鸣,总会让人不由遐想。
早上9点,大家收拾好了装备,向中缅96号界桩出发。前往96号界桩的路蜿蜒曲折,车辆经过30分钟左右的蜿蜒行驶停了下来。“车辆只能到达这里,大家下车,准备徒步巡逻,路很滑,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李佑再次向大家强调安全。
山坡上,即便有鸟叫有风吹树叶,当踏过枯枝落叶时,每一脚清脆的咔咔声,都在传达着寂寞。一路走,联防员排大哥一路拎着大刀为我们砍出一条路,山里毒蛇和有刺的灌木多,大刀也是他们的防身装备,山里有“老路”,他们也在不断地开辟“新路”,还有绕不开的水路,上山下水是他们巡逻守边的真实写照。
为了确保边境安全稳定,巡逻队任凭雾锁深山,任凭风吹雨打,没有丝毫犹豫,没有半点畏缩,也没有一句怨言,即使巡逻路上的地形地势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却阻挡不了巡逻民辅警前进的步伐,更阻挡不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在这条巡逻路上走过无数次的辅警付任茂说道:“巡边的路,走得多了也就没那么险了,或许道路崎岖难行,但从未有人畏惧退缩过,因为我们心中有信仰。”
一路走,巡逻队一边仔细查看着边境防护设施是否有被破坏的痕迹、边境线上是否存有近期出现的脚印及可疑情况,窝铺是否有人藏匿,他们对边境线上易潜入潜出的重点区域进行实地踏查,准确掌握辖区边境管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盲区,及时消除影响边境安全稳定的各类不稳定因素。
“河的那边就是缅甸黑勐龙,虽然疫情已经结束了,但是边境跨境违法犯罪依然严峻,我们不敢放松。”李佑指着十几米外的界河介绍着。
“境外电信诈骗猖獗,我们没日没夜的巡边,就是害怕我们中国公民被骗到缅甸,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职责使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派出所还在进村的显眼位置悬挂着“这里是中国边境,偷渡出境是违法行为”的警示标语。
8月3日,是大雨滂沱的一天,警务室接到指令称一辆可疑车辆载人驶入邦达,请立即展开拦截。穿上雨衣、带上干粮、拿上电筒的民辅警立即出发。“雨天搜山是个体力活,不一定要几个小时,饼干和水都拿着一点,能及时补充体力。”山里路口多,林子密,监控设备数量有限,民警大多能根据时间和经验推测嫌疑人躲进了哪片山,下过雨的山林湿滑难行,5个多小时的行走早已分不清身上是汗水还是雨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巡逻到回黑老寨后山,民辅警终于成功抓到了疑似偷渡出境的6名嫌疑人。
苦,难,还危险,在这巍峨大山间,终日与山林做伴,走不完的巡逻路、守不完的大夜班,生活是无数个日夜的孤寂和艰辛的堆砌。
李佑说,并不是每一件事都有意义,进到大山,心情就特别放松,因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有我的一份贡献,这是坚守的力量,别人不一定理解,但自己知道其中的意义。
在96号界桩面前,巡逻队一起与国旗合影为祖国庆生,这条巡逻路,见证了一代代戍边人的坚守,穿越山川河流,走过春夏秋冬,留下了这群戍边民警的青春岁月,誓言铮铮,就像鲜艳的旗帜飘扬在前进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