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怒江州政法机关深入分析严打偷越国(边)境及跨境贩毒、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中的薄弱环节,推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切实维护全州边境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强化立体防控,筑牢边境安全稳定防线
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优势,着力构建点线面分级防控、技防物防人防深度融合,打防管控组合的工作格局,依托联防所预警平台,充分运用边境立体化技防前端智能感知系统和技防设备,对边境沿线实施24小时不间断网上管控,坚决堵塞边境管控盲区、漏洞、死角,实现了管控的数字化、智能化。
积极推动“多网合一”的智能化全科网格向“五心网格”创新升级,结合全科网格化管理“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积极开展联合巡逻、查缉、管控、治理等行动,切实构筑“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边境管控防控网络,积极构建严防跨境违法犯罪的“大联防、大联控”工作格局,坚决守住防线、把住关口、守好怒江大门。
保持高压态势,常态化严打整治跨境违法犯罪
把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起统筹谋划推进,始终保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控态势,紧盯“毒、赌、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跨境违法犯罪,持续强化专项打击。
加强治安管控,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让边民“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坚决履行好治边、管边、打击违法犯罪的责任,最大限度遏制各类跨境违法犯罪案件发生,有力维护边境地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全州政法机关一季度共投入警力4800余人次,推动整改边境物防、技防设施漏洞隐患22个次,拦截劝返涉赌诈重点人员108人次,清查出租房、各类行业场所2963家次,发现问题隐患31处,当场整改21处,限期整改10处,清查出租车、“黑车”837辆次,排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7256人次,整治重点村寨203个次,有效的从源头上挤压跨境违法犯罪生存空间。今年一季度全州未发生偷越国(边)境案件,未发生边民参与跨境违法犯罪“引领带”案件,实现边境安全稳定“双零”战果。
加强普法宣传,增强边民为国守边意识
深入边境村寨(社区)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将边境缅籍婚嫁人员、交通运输从业者、曾到缅务工返乡人员、边境采药打猎耕种人员纳入重点普法对象,充分发挥村(社区)干部、基层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联防员等基层工作力量,包村、联户、到人开展法治和边防法规政策宣传,以公开审理宣判、普法小剧场案例演绎等方式揭露不法分子引诱出境的手法和伎俩,通过“以案释法”实行“零距离”普法,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结合怒江多民族聚居特点,推出“双语”普法产品,选派民族干部进村入户普法,切实提高边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边境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国土意识、国防意识、国门意识,关心和支持边防事业,积极参与守边护边,加强党政军警民管边控边、群防群控合力,坚决守护好神圣国土,切实维护好边疆安全,全力营造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黄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