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怒江州泸水市人民法院称杆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活动为契机,立足本地特色,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努力构建“人民法庭+乡调解中心+玛腊调解+网格”工作模式,紧紧围绕群众期盼和需求,不断深化司法为民理念,优化法庭“玛腊调解”布局,着力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将司法职能融入乡村振兴与基层社会治理当中,以更高效的司法举措打通“玛腊调解”司法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训”为介,连通司法为民之桥
近日,称杆乡多元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玛腊调解”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随后对新聘请的“玛腊调解”员开展培训,怒江中院分管领导对进一步发挥好“玛腊调解”服务中心作用进行了指导,市人民法院、称杆法庭、称杆司法所、乡党委分管领导分别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内容作业务培训。
经过2天紧张有序的培训,让“玛腊调解”员进一步明确调解工作职责,学习掌握人民调解平台运用及材料归档等业务,提升法律素养和业务技能,推动“玛腊调解”向基层延伸,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前沿,化解在基层,有效提高基层调解人员、调解组织纠纷调处能力。
以“网”为媒,走好走实调解融合之路
称杆乡“玛腊调解”服务中心是由称杆乡党委政府、称杆法庭、称杆司法所联合发起成立,并在各村(社区)设立“玛腊调解”室。调解员队伍由乡综治办、司法所、边境派出所、法庭、乡妇联、各村(社区)妇联主席组成。
称杆法庭通过调解员的分布特点,建立网格化多元解决纠纷机制,努力达到调解资源整合、调解功能聚合、调解人才荟萃的“玛腊调解”新格局,及时化解辖区内婚姻家庭中涉及的婚姻、赡养、抚养等各种纠纷,努力构建“人民法庭+乡调解中心+玛腊调解+网格”基层诉源治理格局,努力让纠纷化解在调解中,化解在心平气和的谈判里,切实为人民群众节约时间、人力、财力、精力成本。
以“人”为本,夯实诉源治理之基
下一步,称杆法庭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乡调解中心+玛腊调解+网格”作用,结合普法强基在行动,讲好法治故事、用好法治讲堂,深入边境村寨,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让群众在潜移默化的法治宣传中接受法律熏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覆盖法庭辖区的诉源治理格局,以实际行动打通“玛腊调解”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