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平安家庭”评选活动正在珠源大地如火如荼展开,全市137个乡镇(街道)正按照曲靖市委政法委“平安家庭”评选标准进行评选。全市约有210万户家庭,近九成被初步评为“平安家庭”,目前正在公示期。
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以“平安家庭”创建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政法工作安排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共建一个平台、创新三项机制、做好四类服务,以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为目的,探索构建“一主、四重、两建、两定”的创建工作思路,不断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平安家庭”奏响“和谐曲”
在茨营镇下贾家营村村头的村务公示栏前,正在公示的全村“平安家庭”名单吸引了村民的目光。
下贾家营村有371户家庭,351户家庭进入“平安家庭”公示名单,20户家庭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入选。挨家挨户做好没有入选家庭村民的思想工作,成了村小组党支部书记贾来柱近期的重点工作。
“‘平安家庭’创建有严格要求,没能入选的别泄气,好好表现,争取明年入选。”经过贾来柱一番开导,因为没有入选,有些怄气的社区矫正对象贾小贵(化名)开口说话:“好的好的,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加入‘平安家庭’。”
一上午,贾来柱走访了四五户没有入选“平安家庭”公示名单的村民。在结束走访往回走的路上,贾来柱遇到刚从地里做工回来的贾全所家,他高兴地说:“全所,恭喜你们家进入‘平安家庭’公示名单,获评以后要珍惜荣誉啊。”
贾全所一家以务农为生,生产勤勤恳恳,生活勤俭节约,家里无吸毒、酗酒、赌博人员。夫妻相亲相爱、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邻居,进入“平安家庭”公示名单并不意外。
全村进入“平安家庭”公示名单的351户家庭表示,获评以后将发挥“平安家庭”示范作用,为维护全村平安和谐出一份力。
茨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啸林表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下一步工作中,茨营镇将继续以“平安家庭”评选活动为抓手,压实各级组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和工作闭环,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选树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讲好创建故事,激活家庭细胞,由“小家好”到“大家好”再到“全民好”,打造一张“平安家庭”创建与基层治理融合的茨营“金名片”。
三级网格让治理精细到户
在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的3年中,茨营镇构建起镇、村(社区)、组(小组)三级一体化运行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实现了一网管全局、一网解民忧、一网办实事的高效快捷治理格局。
“胸部还会不会疼?其他地方有没有不适?”“我们还是走法律程序,尽量多拿点赔偿。”……
近日,贾来柱领着茨营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庄廷保走进贾全所家,为贾全所因公受伤赔偿一事出谋划策。今年初,贾全所在镇上一家公司打工受伤,贾来柱获悉后,多次帮他找公司协商赔偿事宜,6次到贾全所家慰问,贾全所一家深切感受到了基层党组织的温暖。
“前方发现交通堵塞,有安全隐患之类的,我们立即通知网格员先期赶到处置,职能部门稍后赶到处置,将大小事情处置在初期。”在茨营镇社会治理中心指挥调度室,工作人员正在用视频巡逻,前方交通要道、重点部位、重要场所情况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茨营镇整合全镇3000余个视频监控探头,构建起镇、村(社区)、组(小组)一体化立体防控网,实现全镇事务“一网打尽”、一网管全局,党群关系“一网情深”。
李啸林介绍,茨营镇结合实际,紧紧围绕“一张网格管治理”这个中心,坚持科学合理、规模适度、精准服务原则,科学划分网格200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668名,并把党建、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与社会治理有关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同时推进社会治理“多网合一”,探索了矛盾风险隐患及时发现、精准研判、快速处置的新路子。
党群共建幸福家园
记者在茨营镇采访当天,中午11点,下贾家营村活动中心已聚满老年人。
“开饭喽!”工作人员亲切招呼着,老人们相继来到“幸福餐桌”前坐下,准备享用香喷喷的热饭热菜。
今年初,村里为60余名老人办起“幸福餐桌”,老人们从此过上了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
“我真没有想到会过上这么好的晚年生活,真心感谢党和政府。”91岁的杨厚德笑着对记者说。
“老人是我们村的‘财富’,我们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他们,想尽办法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晚年幸福生活,他们也很乐意帮助我们开展工作,大家一条心共建美丽家园。”贾来柱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村里的老人大多德高望重,还善于讲道理解纠纷,他们自愿担任矛盾纠纷排查观察员,哪家有矛盾纠纷,他们就会及时告诉村干部和网格员,村里及时跟进妥善处置,将大小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
下午5点不到,放了学的孩子们相约来到村活动中心“幸福小课堂”,高年级的孩子做作业,低年级的孩子玩游戏,活动中心成了孩子们的快乐之家。
“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全村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虽然退休了,但我也想为家乡做点贡献,发挥余热,为留守儿童补课,教他们做作业,让他们的父母安心在外打工,赚钱回来撑起整个家。”退休教师杨先林在“幸福小课堂”义务当起辅导老师。
“老人在家过上一日三餐不用愁的温暖日子,娃娃有老师辅导作业,村干部帮我们解决了牵肠挂肚的烦心事,我们可以在外安心打工,感谢党和政府。”在昆明打工的贾文飞感激地说。
茨营镇下贾家营村用心用情、用真金白银服务好“一老一小”“幸福餐桌”和“幸福小课堂”两个惠民工程的实施,让老人吃饭有去处、儿童放学放假有去处,在外务工的村民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同时也消除了发生家庭矛盾的隐患,婆媳关系、家庭关系、村风村貌得到改善,更好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目前,下贾家营村“幸福餐桌”举措在全镇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