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勐腊县人民检察院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系列活动,强化群众风险意识,揭示涉非骗局,推进案例警示,普及金融知识,不断提升广大群众防范非法集资的能力。
宣传进村寨
在易武镇茶胶厂七队,检察官向村民宣传防范非法集资知识。通过与村民话家常的形式,向村民宣传非法集资的形式、常见的集资诈骗类型等内容,特别提醒村民要提高警惕,别被套路。非法集资人通常会通过举办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会、体验日活动、知识讲座等各种造势活动,组织集体旅游、考察或赠送米面油、话费等小礼品,向群众展示各种“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公布”某些权威人士的视察影视资料等极具欺骗性的方式,诱导投资,大家要擦亮双眼,谨防上当!
宣传入集市
在易武镇人员相对密集的农贸市场,检察官向来往群众发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扇及材料,提醒广大群众保持警惕,擦亮眼睛,识破犯罪分子骗取钱财的目的,拒绝高额回报的引诱,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从而自觉远离非法集资、抵制非法集资,从源头上防范非法集资犯罪,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
宣传进老年大学
在勐腊县老年大学,检察官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讲座。以通俗的语言,简洁明了的方式向老年人宣传防诈骗知识,通过以案释法和现场答疑等形式向老年人揭露养老诈骗的“套路”,提醒老年人切莫贪图便宜,把身份证号、银行卡卡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资料告知他人。并多次提醒老年人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和疑似诈骗电话时,要多番查问,及时和家人、银行工作人员、公安机关进行沟通确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陌生的电话或手机短信,一定要及时挂掉电话,且不要回复手机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设置圈套的机会,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报警,一定将“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钱”牢记于心。
规避非法集资陷阱的“三要、三不要”!
1.要理性,不要侥幸。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坚守理性底线,想想自己懂不懂,比比风险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实际,问问家人朋友怎么看,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
2.要稳健,不要冒险。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投一次就血本无归!要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不冒险投资!
3.要警惕,不要盲目。“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多留个心眼儿,绝不要听风就是雨,盲目“随大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