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帮看看这个器械我操作得对不对?”
“教官,给可以带着我们再整一遍违法警情处置演练?”
这是临沧边境管理支队
强边固防边境联防所巡回送教组
在开展基础警务控制和情况处置培训
教学时的热闹场景
全点覆盖
全员参与
补齐短板
锤炼素质
1套方案,3种模式,4个阶段
为深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体系建设,高效发挥、持续增强联防所主阵地作用,规范联防所运行管理,提升联防所管控效能和联防员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推动边境管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
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周密制定巡回送教活动方案,按照“1套方案,3种模式,4个阶段”,即:开启“支队集中巡回训、大队联合地方职能部门训、派出所灵活小微训”三级送教模式,以4个季度为单位组织强边固防边境联防所基础业务巡回送教活动。
7个课目,8个类别,45个课时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巡回送教工作取得实际效果,支队严格甄选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7名民警组成巡回送教工作组,全程组训督导。教官提前备课,科学设计课程,认真编写教案。
紧紧围绕涉边警情案(事)件处置、边境管控联勤联动等边防业务,重点突出政治教育、基础警务控制、职责任务教育、日常勤务组织、常规和重大情况处置、平台系统运维、法律政策教育、前期证据固定培训等8个方面内容,整理国界、边境管控等政策法规及相关政策,编制《临沧边境管理支队边境联防所全员培训法律法规及政策手册》,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示范教学、引导练习等方式,做到理论讲解和实训操练有机结合,从联防所最需要、最欠缺、最基础着手,为送教工作做好备课工作,最大限度增强培训内容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为提升教学质量,送教组还采取座谈交流、现场答疑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探索改进训练、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本次支队巡回送教中,完成7个科目8个类别45课时的教学任务,惠及11个边境派出所100余名民辅警及全体联防员。
3项原则,3个坚持,3种能力,4定方法
针对巡教单位多、转场频、训练安全风险高等实际,送教组严格落实训练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隐患排查等制度规定,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和防护措施,严守训练制度和器械操作规程,认真研究规避措施和应对办法。坚持动中抓管理、全程抓安全,采取定人、定装、定位、定责的“四定”方法,围绕器械操作、装备动用、车辆派遣、思想动态等重点环节,深入细致抓好安全管理,确保活动期间队伍安全稳定。
针对当前各基层单位所面临的执法执勤形势,教学组始终坚持实战、实效、实用原则,本着“强化安全理念,提升实战技能”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基层执法执勤工作实际,将安全理念、警械操作使用、个人防卫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等科目作为教学服务的重点和训练内容,切实通过教学和训练,不断增强民辅警、联防员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提高临战心理素质。送教过程中,力争“教”与“学”无缝对接,坚持“真打、真训、真练”,使参训学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练即用”,实现自我防护、应急处置和调研总结三个方面能力提升,达到预期效果。
送教中,针对一线联防员在执勤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漏洞和环节,教官团坚持问题导向,仔细观察联防员执勤整个流程的每个细节,对发现的语言不规范、动作不标准、装备携带不齐全等问题以及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不够等隐患,当即指出、随教随改、反复操练,同时对联防所配备的警械和防护装具进行全面检查,当场排除故障隐患。
训练间隙,教官对联防队员日常勤务组织进行分析点评,并现场进行交流互动、答疑解惑。教官团队通过情景再现、讲解示范、实战模拟,以过硬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娴熟的警务技能和教学技巧,赢得了参训人员一致赞誉。
“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必要,我以前在理论知识、勤务处置动作要领上,的确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不科学方法。今天这种情景式、案例式教学真的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东西。”镇康县勐堆乡某联防所的队员小李说。
通过此次活动参训联防员一致认为,本次送教练兵“看得见、听得清、记得牢、用得上”,切实增强了联防队员的责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及时解决了日常执勤中存在的困惑,减少了实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隐患,提升了团队配合意识和专业化管边控边水平,为下一步有效推进联防所建设和强边固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保障,浓厚了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同守共建、守边固边强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