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4月,玉溪市华宁县公安局实行大部门大警种制试点改革以来,内设部门由原来的25个融合为16个,全局民警说得最多的就是“融合”二字,以及“融合”后给全局上下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融合后,打击犯罪效能凸显,集中力量攻坚大要案件的能力更加突出;情指“大脑”运转更高效,指挥更顺畅,对各警种的业务支撑能力大大增强;出警更快效率更高,街面违法犯罪大幅下降,服务群众更便捷;派出所警力得到保障,社区民警专心下沉社区,基础工作更加扎实。
“大部门大警种制”是2022年玉溪公安改革的关键词。紧盯公安部对公安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云南省公安厅在玉溪设立试点的契机,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云南省公安厅的关心支持下,华宁县公安局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按照“体制不变、机制先行”的思路,于2021年4月开展大部门大警种制试点改革工作,全面推动警务效能转型升级,构建一警多能的警务机制,推动警力向基层一线倾斜,“打、防、管、控、服”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初步实现“机关精、警种优、基层强、基础牢”的目标,为全县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全市公安机关整合警务资源、提升警务效能,走出一条可推广借鉴的改革强警之路。
从“瘦身”到“强身”:盘活全局一盘棋
按照“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 的要求,华宁县公安局制定出台《华宁县公安局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在保留机构和职数不减、职级不降的基础上,推动职能相近的部门联动运行,按照“1+6+N”模式建立工作机制,将全局科所队室中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具有内在关联性的部门进行整合。
“1”即打造集情报研判、指挥调度、勤务运行、督导考评、舆情导控等职能于一体的情报指挥中心;“6”即整合党建、服务、监督职能,紧盯防控和打击两个重点,设置政治工作部、综合保障部、监督管理部、政治安全保卫部、治安防控及行政管理部、刑事犯罪侦查打击部六个部门;“N”即派出所和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的交巡警联勤、监所联勤等工作机制。改革后内设部门由原来的25个整合为16个,数量压缩了36%,有效解决以往部门之间分工过细、职能交叉、警力分散等问题,全局警力得到充分释放。
改革后,华宁县公安局党委突出基层党建引领,聚焦激战力、促活力目标,在涉及改革的“一中心六大部”分别设置党支部,实行“党政班子一体化运作”,确保党建工作与改革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时,健全完善《华宁县公安局警情扁平化指挥处置机制》《华宁县公安局指挥调度流程》等制度机制,科学界定“一中心六大部”职责分工,着力解决职责交叉、多头重复执法管理服务等问题,实现主动警务常态化。
各大部门实行统筹管理、资源共享、合署办公。在局党委统一领导下,班子成员直接担任各大部门主任,与部门民警同址办公,变分管为直管,直接参与业务工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增强了横向统筹协调,提高了内部运行效率。如通过整合法制、督察的职能成立监督管理部,实现了“执法监督赋予督察手段,监督更有力度;警务督察融入法治思维,督察更具支撑”的预期效果。依托案件管理中心对全局执法办案活动进行全流程监督检查,有效督促警种规范接处警、如实受案立案、高效办结案件,真正做到“统一审核、统一出口”。
在玉溪市公安局立足“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 职能和“去机关化、强实战化”的改革战略指引下,华宁县公安局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倾斜重点部门、重点业务,重置大部门大警种警力部署;以工作职责为依据,配套装备、手段、信息等警务资源,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警务资源。通过改革,华宁县公安局40名民警调整至警力需求更多的岗位,优化出15名内勤岗民警加强至执法一线,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从“专科”到“全科”:破案攻坚能力更强
华宁县公安局整合刑侦、禁毒、经侦、环食药侦等侦查打击力量,组建刑事犯罪侦查打击部,构建覆盖全警的“大侦查”格局,在“情指勤督舆”一体化、实战化警务模式大架构下,聚焦打击犯罪的主责主业和实战化要求,突出情报导侦、资源整合、机制运行、内部挖潜、合成作战等,重塑侦查打击运行机制,以侦查打击转型升级提升打击质效。
实行“侦查+预审”模式,对各类案件精准号脉、对症开方,做到简单案件轮流办、复杂案件指定办、大要案件集中办,促进办案民警业务能力从“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发展。该做法得到省公安厅法制总队高度评价。
改革后刑警占全县警力的12.98%,有效推动侦查破案核心战斗力的不断提升。华宁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侦查打击部主任黄佳宏细数了侦查打击部合并后的几大优势:指挥顺畅。改革后侦查打击部承担除国保、交警以外的所有刑事案件,减少许多中间环节,指挥更加高效顺畅,打击效能也大幅提升。
效率更高。改革释放更多警力,随时有机动备勤力量待命。在大部内灵活调配警力, 实行繁简分流制度,简单案件轮流办、复杂案件指定办、大要案件集中办,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拳头更硬。遇到大要案件集中攻坚能力突出。2021年4月华宁县公安局发起集群战,举全局之力侦破一起帮信洗钱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涉案过账流水资金高达10亿元。
节约资源。情报信息和手段共享,统筹人员、车辆、设备,保障充足。
业务能力更强。办案民警要接触不同警种、不同类型的案子,业务能力从“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发展,对民警的业务素质提升和个人发展来说都是好事。
实行大部制改革以来,全县共立刑事案件2076起、发起集群战役13次,破案1205起、抓获1401人,在立案数同比下降的形势下,抓获数较2020年上升51.05%、破案数上升53.41%。主办了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巡视组督办的元江县“11·24”涉黑案、公安部挂牌督办和省级督办的各一起污染环境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有效遏制了各类违法犯罪高发。
从“分散”到“集约”:服务管理更高效
谁说交警不能维持治安,片警不能疏导交通。一警多能,是为了守护平安的共同心愿。华宁县公安局将原治安、出入境、禁毒、反恐、经侦、环食药侦等部门的行政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整合,与治安、出入境等部门组建治安防控及行政管理部,履行防范宣传、行政管理、行政处罚、对外议事协调等职能。把原来治安、反恐、禁毒等部门对外衔接工作如县禁毒办、反恐办等统一由治安防控及行政管理部承接,治安管理工作取得对外衔接更加统一、行政管理更加顺畅、服务群众更加高效的成效。治安防控部还将行业场所安全检查、易制毒单位检查、反恐怖督导检查、环食药安全检查等职能进行整合,取得了节约警力、压缩成本、规范管理的良好成效。
在华宁经营民爆公司的王先生表示:“以前公安部门来单位检查工作,一项内容要跑一趟,现在来一次就把安全生产、禁毒宣传、安装反诈App的工作一起做了,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
改革后是看得见的便民利民,是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治安防控及行政管理部将民用爆炸物品、特种行业、废旧金属收购等审批业务和娱乐场所备案、购买易制毒化学品备案等业务整合在一个服务窗口,实行窗口前移,集中受理出入境、户政、禁毒、治安等公安业务,让群众只跑一趟,大大缩短了企业群众办事时间、经济成本。通红甸乡温泉场所负责人刘先生感慨道:“以前到公安机关办理业务要跑好多个部门,需要好几天时间,现在只要到一个部门一天就办理完了,非常高效。”
华宁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宁州派出所所长余海永介绍,改革后宁州派出所便民服务卡、网上预约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得以更好地落实,交通事故和可防性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近两年来,辖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均呈连续同比下降趋势,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矛盾纠纷零积压,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上升。
从“被动”到“主动”:社会治理根基更牢固
2022年5月15日23时许,华宁县城某KTV发生打架斗殴警情。接到县公安局情指中心指令后,正在附近巡逻备勤的巡特警大队民警和辅警快速驾驶PTU武装单元处突车辆前往处置,仅一分钟到达现场,迅速控制当事人员,疏散围观群众,并先期开展走访调查。宁州派出所增援民警到达后,违法人员被全部带到派出所依法处理。整个案件全程指令精准畅通,处警快速有力,有效控制整个案件现场,避免了一起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
华宁县公安局突出情报引领,整合原情报中心和指挥中心的交叉职能,明确情指中心为全局“最强大脑”“最强中枢”“最强后盾”的定位,在县公安局党委领导下,行使指令下达、事件处置、资源调用最高权限,充分发挥灵敏广泛的信息触角和数据资源,全面收集研判各类不稳定要素和事件动态,推行“研、交、办、督、结、评”闭环管理机制,及时下派指令,精准调警处置,牵带警务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升级。
激发活力,强基固本,这才是变革的初衷。
华宁县公安局巡特大队按照“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思路,依托“情指勤督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全面整合交警、巡特警、派出所、骑警等街面警力,全天候动态巡逻及定点值守, 提高社会面防控能力。
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警力下沉。华宁县公安局通过纵向压缩指挥层级,推动中层骨干重回业务岗位带头抓落实,有效增强执法执勤、社区警务等力量,派出所警力首次达到40.7%,并始终保持在40%以上的标准要求,除承担办理少部分简易案件外,大部分警力投入基层基础工作中,进一步夯实派出所基础工作根基。县公安局以开展“百名民警进万家”为契机,组织民警深入群众中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安装率目前已达到76.29%。
同时以基层党建为引领, 把社区警务融入“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全县共划分695个网格,设695名网格长、1434名网格员,依托“玉溪共治通”平台,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工作机制。2023年以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93%。截至2023年3月底,全县纠纷求助类警情现场办结率达90%以上。2022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类案件较2021年下降12.86%,全县刑事总发案较2021年下降14.84%(未含交通管理类案件),其中盗窃案件下降28.78%,电诈案件下降20%,毒品案件下降25.7%,未发生街面“两抢”案件,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玉溪市公安局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是勇气和智慧渲染出的平安画卷,改革成效得到玉溪市委“深改委”的充分肯定。2022年12月,市“两办” 下发《关于县级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玉溪公安的大部制改革之路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