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队伍建设 > 正文
昭通警方:“四善”并举 锻造公安铁军
发布时间:2023-04-27  责任编辑:资朗

近年来,昭通市公安局紧紧围绕新时代公安机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使命任务,围绕昭通公安工作实际需求,通过善训、善育、善督、善建四项全警实战练兵工作法,切实为重大安保维稳任务提供强大能力素质支撑,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职责使命。

市县“善训” “一体化”抓推进

昭通市公安局立足“实战、实用、实效”,使训练成果最大化转化为实际战斗力。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行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部门警种例会“四必学”和“督办+通报”机制的同时,创办全市公安政工夜校,搭建“党校课堂+公安讲堂+夜校学堂”理论学习平台,做到每周有课题、每月有主题、每季有交流、每年有评析。

坚持“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训练模式和“四随五小”岗位练兵模式,大力推广案例式、点评式、互动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强化战术战法演练,从接处警、情报信息搜研、执法规范化、舆情应对、大数据应用、警务技能、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处置等方面常态化开展训练,切实提升民警一线执勤执法、突发案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水平。

创新方式方法,形成“统一管理+菜单教学+以赛促训”新模式,并将考核竞赛成绩作为单位年度教育训练考核评定和民警个人评先评优、表彰奖励、职级晋升重要依据,激发全警内生动力。

队伍“善育” “一条龙”抓培养

昭通市公安局始终坚持“育”字为要,耕好施才奉献“优质田”,保障人才发展“好环境”。

发挥昭通警校资源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带出来”的培养方法,坚持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集中备课、说课、评课及成果展示,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实操比武,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增强核心竞争力。

制定出台教官人才培育“一指导意见、一管理办法、一参考目录”,健全完善教官人才选育、共享等6项机制,分层建立涵盖市级、警种、县级33类164小类教官人才库,积极选派教官参加驻训教学,从训练效果、学员评价、课题完成进度、评审组意见等方面加强对教官的考核评价,构建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业配套、梯次明显的公安教官人才队伍。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从“理论+实践”两个维度、“定方向+搞研发+促推广”三个步骤,研发队伍共需、岗位必需、勤务特需、实战亟需“四需”课题科目和微课程、微教学、微复盘、微演练、微对抗“五微”教学载体,形成实战需要、基层认同、科学规范的精品课程。

效果“善督” “一链式”抓落地

昭通市公安局坚持“督”字为重,全链条跟进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推行凡重大安保、突发案事件、涉警负面舆情必随警作战工作机制,坚持既随警作战,又实时监督,做到责任在一线落实、督察在一线跟进、问题在一线处理,切实提升全警警务实战水平。

推行小场地、小团队、小测试、小块时间、小情况处置“五小”练兵法,围绕警务实战、警种业务、群众工作、舆情处置和心理服务等,组织专兼职教官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把课堂搬到现场、搬到基层民警工作第一线、搬到教育训练薄弱的地方,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的方式开展帮扶督导,有效提升基层一线民警实战能力和水平。

推行“一负面清单一目标清单”工作机制,反向约束和正向激励相结合,采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方式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

机制“善建” “一揽子”抓长效

昭通市公安局坚持“建”字为本,确保组织推进有计划、服务保障有措施、监督考核有标准。

紧密结合系列重大安保维稳任务要求,扎实开展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警种的全要素全环节合成演练,在实践中总结并创新推出“六强五快”现场处置工作机制,依法、规范、安全、高效处置,切实提升“秒级响应”和反暴恐联动联勤处置能力。

制定下发《全市公安机关组建“蓝军”队伍开展“红蓝对抗”实战训练工作的指导意见》,分级分类组建线上线下“红蓝攻防”队伍,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刀斧砍杀、车辆冲撞、纵火爆炸等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警情“红蓝对抗”,有效提升克敌制胜的核心战斗力和应急处突实战能力。

健全完善大练兵考核竞赛、定期通报、激励评价机制,持续推行“周训练、月通报、季总结、年评定”工作制度,对训练内容、规模范围、质量效果开展动态评估、综合研判,全过程全周期掌握全警实战大练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