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队伍建设 > 正文
喜报!勐康边检站执勤队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发布时间:2023-01-19  责任编辑:符晓

日前,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印发《关于命名第四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的决定》,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有效期5年。

近年来,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在站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勐康口岸为主阵地,持续深化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同周边各族群众一道共同维护口岸边境安全稳定,助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广泛学习宣传,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

该队坚持建设“学习型”党支部,设立“民族知识学习月”,组织民警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江城县各民族的历史和经典著作,引导民警尊重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采取“走边关”“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为边疆各族群众送去精神大餐,基层民警不仅学唱民族歌、学跳民族舞、学做民族美食,还普遍学民族语言,“双语”学习蔚然成风,超过80%的民警能够运用民族语言与驻地民族简单交流。

改革转隶4年来,该队72次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邀请共建单位、民族群众、学校师生到警营参观,组建13支服务小队,深入6个边境村寨走访帮扶群众310户次,让民警和少数民族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勐康口岸作为普洱唯一一个国家级口岸,市县党委政府一直致力于将口岸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阵地。

该队作为驻守国门的边检执法队伍,始终瞄准地方经济建设和口岸“大通关”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主动推出预约通关、跨境救助、绿色通道、边检热线等6项便民利民措施,定期开展“队长接待日”,听取少数民族群众、驻地企业通关方面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研提优化措施,全力保障口岸顺畅通关,高效助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改革转隶4年来,该队高效查验出入境人员18万人次、车辆9万辆次,为驻地群众和企业提供预约和延时通关服务554次,开辟“绿色通道”紧急救助入境就医伤病员186起345人次,获群众赠送锦旗4面、感谢信9封。

构筑安全屏障,着力打造边疆民族发展稳定环境

该队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坚守“三条底线”,严格落实“五必问”要求,强化验证询问、证件真伪识别、活动轨迹分析等环节,提升口岸查控精准率。通过“驻+巡逻+视频巡查”相结合的勤务模式,每日派出警力加强边境一线封控。

招录少数民族辅警、协检员、护边员,警民携手保边稳、促边安,构建起“村村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管边、控边、固边格局,促进了边境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为边疆民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改革转隶4年来,该队累计查获走私案件11起,抓获非法出入境人员137人,查获涉嫌冒用“复工复产”名义出境人员3起33人。

广泛学习宣传,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

主动参与驻地脱贫攻坚工作,送法律、送科技、送医疗、送政策进村寨,利用营区藏书3000余册的“国门书社”,与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共同举办“读书日”活动。

积极号召广大民警结对帮扶弱势群体,对困难儿童采取走访慰问、学习辅导、赠送节日礼物等方式,帮助解决学习生活困难,重视孤寡老人的问题,充分利用勤务间隙,帮助种植农产品、捐赠生活慰问品、修缮房屋等,改善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改革转隶4年来,该队累计为附近2所小学3000余名学生开展法治授课21场次,帮扶民族弱势群体和困难儿童23人次,赠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等折合人民币8万余元,帮助解决困难问题210个,为乡村振兴贡献边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