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一: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持续走深走实
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细则为抓手,同级党委研究推动政法工作更加有力,党委政法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政法部门党组(党委)领导本单位或本系统政法工作作用更加凸显,政法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政治轮训、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和请示报告等制度步入常态化,全州政法机关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制度化、规范化。
年内大理州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开展了5期覆盖全州政法各部门的政治轮训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业务培训和大理州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对4个县(市)党委政法委和州公安局开展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上下联动圆满完成中央对大理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迎检准备工作。
亮点二:政法护航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大理州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全州政法机关强化依法履职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找准工作切入点。
统筹政法力量持续推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平安乡村建设“三融合三促进”。组织开展大理州房地产领域“府院联动”工作座谈会、“携手共创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大理州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等,率先在全省公安机关设立“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站”,开展检察机关保障和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四个一”专项工作,州检察院和州工商联沟通机制被评为“全国100对典型实例”。
延伸设立洱海源、红河源、巍山、苍洱等环境资源法庭,积极探索涉环资案件集中管辖和专门化审理模式,持续深化“河(湖)长、林长+检察长”“河(湖)长、林长+警长”“河(湖)长、林长+庭长”等工作机制,开展“检察蓝守护玉洱银苍”专项行动,“苍山花甸坝生态环境破坏行政公益诉讼案”发出的检察建议在全省唯一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优秀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深入推进大理州重点信访案事件化解工作,进一步巩固重要信访事项和重复信访治理、化解信访积案等工作成效,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出政法贡献。
亮点三:“以案定补”“以奖代补”激发矛盾纠纷化解新活力
结合命案防控三年攻坚行动,持续压实命案防控工作责任,落实挂牌督办、提醒谈话等制度,探索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措施,推动制定出台《大理州关于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大理州综治维稳工作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以案定补”“以奖代补”实施细则(试行)》,以矛盾纠纷调处数和实际工作成效作为基层综治工作经费补助依据,采取以案定补、以奖代补形式激发基层网格员工作动力,努力把各类矛盾隐患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2022年全州命案发案数近5年来最低,发案率在上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再下降28%,破案率100%。
亮点四: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支撑更加坚实有力
以市域社会治理智慧中心建设为载体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构建起“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一网统管、一网通建、一网共享”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建立完善运行、管理、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制度。
全州12县(市)112个乡镇(街道)、1159个村(社区)均按照统一部署,规范建成综治服务中心(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并明确人员、编制等,实现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服务中心(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大理州市域社会治理智慧中心”入选2022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
亮点五:“一站式”多元解纷深度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将人民法庭多元解纷功能精准对接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关口前移、一站解纷”工作模式,引进多元调解人才,创建多元法庭、专业法庭、文化法庭,延伸“一站式”多元解纷触角,为人民群众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服务,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理州法院一站式建设和诉服质效居全省第二位、全国第七位。
注重特色法庭建设,大理市法院喜洲法庭“‘金花+N’开展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服务乡村振兴”获评全国法院十大最具特色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喜洲法庭的“金花”调解被写入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大理州特色法庭建设经验做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暨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选编》。
亮点六:“两进三下”推动“网格+检察”常态化司法服务
全州检察机关创新思路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探索建立“12309”进综治服务中心、“检调对接”进综治服务中心、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下网格、社区矫正执行和强制措施执行监督下网格、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下网格的“两进三下”工作模式,推动检力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将检察工作下基层进网格机制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治罪和治理并重。
2022年,全州建立40个工作点,选任1907名网格联络员,调处矛盾纠纷60余件,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31份,收集线索31条、立办案件62件,帮教涉案未成年人1174次,实现群众来信来访第一时间受理答复、涉检矛盾纠纷第一现场调解处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网格+检察”常态化司法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体验“身边检察院”,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大理检察版。
亮点七:“党建+N”擦亮“旅游警务”金字招牌
紧扣大理州争创世界级一流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创建党建引领警务模式品牌,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警务机制,提高动态化、科技化条件下驾驭景区治安局势能力,从党建引领打造“核心促游”警务模式、守护平安打造“安心出游”警务模式、热忱服务打造“暖心伴游”警务模式、综合治理打造“舒心旅游”警务模式等方面入手,构建脉络清晰、机制健全、重点突出、保障有力的“党建+旅游警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擦亮“旅游警务”金字招牌,谱写“乡愁枫桥”,守护“有风的地方”,大理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亮点八:“校地合作”搭建平安法治建设新平台
积极整合高校优势资源力量,汇聚各方专家学者智慧,探索以更加精准高效的科研成果和实务合作推动平安法治大理建设的新方式,经州委平安大理建设领导小组与大理大学商洽,合作共建“大理州国家安全及市域社会治理研究院”,并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致力于打造“政学研用”四位一体、良性互动的新型交流平台,既为推动国家安全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又为大理大学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理论实用性和学术创新力提供全面的实践支持,有效推动大理州“校地合作”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
亮点九:凝聚民智民力共商平安共解难题
全州政法系统以民生实事为出发点,以“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和“我为群众算笔账”等活动为载体,推动全州政法机关各级党组织书记下沉基层一线,近距离、面对面倾听基层群众呼声,让农家“小院坝”成为群众反映平安建设意见和建议的“大平台”,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通过书记示范、干群行动,现场拍板、限时办结,算清群众“平安账”“法治账”,切实将矛盾纠纷问题收集在一线、化解在一线。
充分发挥网格员、调解员、治保员、义警、“红袖标”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在维护社会治安、参与平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切实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痛点、堵点以及基层群众事关政法的“急难愁盼”问题,凝聚强大合力共解平安难题、共享平安成果。“永平县龙门乡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社会治理创新经典案例“‘小平台’解决‘大问题’,‘小协商’彰显‘大治理’”被省委政法委、省人社厅评为“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奖”三等奖。
亮点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巩固深化
以深入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为契机,制定出台《大理州政法机关推进作风革命和加强效能建设切实为基层减负的实施意见》《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州委书记带头为政法干警上党课、州纪委书记为政法干警作廉政辅导、州委政法委书记和州级政法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带头为基层政法干部授课培训,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政法干部轮岗交流、跨部门交流、异地交流等进入常态,持之以恒深化政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政法部门领导班子结构得以优化,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不断强化政法干警的教育管理和关心关爱,以英模选树、典型示范为激励,不断培树弘扬大理政法先进文化,2022年,全州政法系统共有8个集体、23人荣获国家级奖励,共有25个集体、63人获得省级奖励,充分展现大理政法队伍的时代正气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