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文山市召开依法行政工作专题会议、文山市委信访工作联席会议2022年第二次扩大会议和文山市突出矛盾风险化解稳控工作推进会。
行政执法领域“三高”问题发人深省
文山州委常委、文山市委书记蒋俊听取了文山市公安局关于《文山市行政执法存在问题提示函》的通报和市司法局关于文山市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会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强调,文山市法治建设存在的行政执法交叉评查案件不合格率高、行政应诉败诉率高、行政复议纠错率高等“三高”问题不容乐观、不可忽视,必须警醒、必须深思、必须补短。
五个点助跑行政执法工作
高位推动,以上率下营造氛围。文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定期研究、安排法治建设工作,以专题研究、工作调度、约谈提醒等方式定期推动法治建设,着力夯实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建立领导干部挂钩重点行政执法部门制度,市委、市政府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要做到重大决策亲自参与、重要案件亲自研判,从市委、市政府层面撬动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日趋向好。
形成机制,硬核提升队伍素质。将持行政执法证作为行政执法单位领导考察任用的前置条件,在乡镇(街道)和市属执法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至少配备1名法律专业或有法律工作经历的人员;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资格网上考试制度,各行政执法单位到2023年持证率达80%以上,持证率达不到要求的执法部门法治成效考评“一票否决”;扎实推进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公共法律、专门法律知识和新法新规培训不少于60学时。
严格程序,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五大程序”,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建立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评估制度。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推动法律顾问决策过程参与工作,提升决策法治化水平。严格“说话算话”要求,杜绝朝令夕改、说一套做一套,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
多措并举,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建立行政执法协调协同机制,试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执法机制,切实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以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切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政府公信力;执法部门编制《行政执法办案手册》,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执法培训,着力规范执法办案流程,严格行政执法规范,不断推进执法程序规范化。
派单管理,加强行政复议与应诉。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州、市法检两院对相关单位应诉案件的通知书,及时抄送市司法局督促抓好应诉工作;建立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派单制,倒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确保“告官要见官”;建立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意见书制度,对行政行为有明显不当、程序存在重大瑕疵、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案件,制发《行政执法意见书》,由执法单位及时纠正相关行政违法行为或者做好善后工作。
会议指出,文山市依法行政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存在问题需要高度警醒、认真审视,改善依法行政工作形势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必须群策群力,推动全市依法行政工作走出困境,跃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