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政法人 政法情 > 正文
握紧红色信仰的接力棒
发布时间:2022-09-02  责任编辑:汪雨春

党员身份是一辈子的事,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说出了为人民服务的誓词,这是我的初心,一辈子都不变。从大学到部队,从“橄榄绿”到“藏青蓝”,我是一名有12年党龄的年轻党员,作为首批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有幸成长在新时代,踏着父辈的足迹,从爷爷轰轰烈烈的一生中汲取共产主义战士的信仰之力,勇敢向前。

2010年底,正处大四学年毕业面临的关键抉择,我主动向学校提交《放弃保研承诺书》,给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省边防总队投去了入伍报名表,当时的我,一心想像爷爷一样勇敢,把青春热血献给国家。

我的爷爷刘永富,1926年出生于云南省蒙自县的一个小地主家庭。爸爸常说,爷爷从小学习就很好,初中未毕业就跳级考入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在学校,爷爷连续两年参加了由中共云南省工委组织的声势浩大的云南护国起义纪念活动和波澜壮阔的“一二·一”运动,也是那时,他加入了“民主青年同盟”。

从最初报考“昆商”便于将来谋职,到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爷爷实现了思想上“小我”向“大我”的关键转变。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无法感受爷爷经历过的枪林弹雨、生死一瞬,但可以继承他的英雄气概,既然选择了携笔从戎,那就勇敢地走下去。

经过半年的入伍集训,我被分配到原红河边防支队绿春边防大队岩甲公安检查站工作,遥望刚动工开建的、好似挂在云端的元绿二级路时,心中迸发出失落感。

放弃保研,从首都北京回到边疆云南,历经7小时车程横穿元阳全境终达绿春,面对生活环境的差异感到困扰,不仅在心里自问,这样的选择真的值吗?

值!

内心如此强大的声音悠然迸发,如果就这样放弃,那就不是我的从警初心了。爷爷从“昆商”毕业后,在党的领导下继续领导学生运动,由于被特务盯梢,不得已转移回蒙自,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小学开展地下工作。

1947年6月,爷爷成为20世纪40年代蒙自重建党组织后发展的第一个党员,正式加入党组织。

受爷爷影响,刘家上下、男女老少都积极投身革命。党组织指定刘家为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曾祖父刘玉文是支援蒙自地下党钱物最多的爱国民主人士;姑奶刘怀冰是蒙自解放战争时期年纪最小的县委书记通讯员;刘家上下为蒙自地下党重要会议召开保驾护航……

1949年7月,中共蒙自县委扩大会议就在刘家召开,此次会议为迎接蒙自解放做了思想上的动员和组织上的准备。

重温刘家的过往,百感交集,从衣食无忧到忧国忧民,从“大少爷”到“革命者”,从“千金小姐”到“巾帼秘书”,在刘家面前,自己短暂的小失落显得微不足道。

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信仰不变、初心不变,一定可以战胜困难、打开局面,像爷爷一样,像刘家上下一样,只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必将使自己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升华。

听到全体退出现役这个消息,身体里仿佛被抽走了最重要的东西,眼泪止不住地流,失意、迷茫涌上心头.....2018年,对于曾经边防武警部队的每一名军人来说,这是风起云涌、勇搏激流的一年,这是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一年。

告别“橄榄绿”,换上“国际蓝”,如今已3年有余,每当彷徨时,就想想爷爷和刘家上下,是他们的精神鼓舞我向前。

1995年,已年近古稀的爷爷受命撰写民主革命时期中共蒙自党史。接令后,爷爷克服病痛、呕心沥血,竭尽全力为后人搜集整理党史资料,最后完成了6万多字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共蒙自县党史资料辑要》一书,直至生命垂危。

爷爷以写党史的行动,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最后的人生履历。爷爷去世后,给家人留下了300多本伟人著作和200多本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日记。

因为爷爷的熏陶,爸爸刘东立也成长为一个忠诚尽职的共产党员,在乡镇当干部时,他心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在司法行政工作时,他工作出色,代表单位受领“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集体”奖牌;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时,他不忘初心,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提供决策支撑。

党的事业历久弥新,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父辈、祖辈深受党的教育而获得了坚不可摧的共产主义信念。现在,我深深地明白,不是只有穿着军装才能报效祖国,也不是只有身着警服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共产主义信仰从来都不是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固化于天地间,那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为民、为国的情怀。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要像爷爷和爸爸一样坚定信仰,历经磨难初心不改,握紧红色信仰的接力棒,在普通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为祖国“强起来”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