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学先进 树典型 > 正文
“缉毒警”“卧底”“社区石大叔”……他的初心从未改变
发布时间:2022-07-25  责任编辑:符晓

15年前的一个秋夜,临沧市耿马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石林乔装打扮,即将开始又一次惊心动魄的卧底行动。这一次,他伪装成购买毒品的“瘾君子”,单枪匹马和一群毒贩当面谈“货”,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做卧底了,可是气氛却让他感到异常紧张。

“这名毒贩一直盯着我大概十分钟了,虽然他没有说话,但狰狞的表情让人汗毛直竖,气氛十分怪异,是不是刚才进来的时候哪个细节做得不合适引起了他的怀疑?不行,我不能露怯,不能失败!我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此刻的石林内心翻江倒海,可表面却风平浪静,他把脑袋耷拉下去,故意表现得萎靡不振,开始流鼻涕流口水,并哈欠连连。

突然,毒贩开口了:“是不是瘾发了,是的话把‘货’卖给你。”等毒贩拿出货,确认是毒品后,他果断出击,在屋外埋伏好的战友紧接着冲了进来,一同制服了这群毒贩,搜身时,他和战友从那名毒贩身上搜出了一把近半米长的刀。而此刻,石林后背已全部湿透……

石林,他曾被同事戏称为“御用卧底”,为了让自己更像瘾君子,那些年,他硬是将体重减到了100斤,看上去真和吸毒人员没啥两样。从警39年,有27年都在禁毒,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支专业缉毒队伍中的一员,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一支专业缉毒队伍合影)

1994年8月,石林与战友张从顺等人参与一次打击跨境贩毒行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丧心病狂的武装贩毒分子拉响了手榴弹。一声巨响后,负责在路边设卡的石林,第一时间跑下去控制毒贩,几位战友均被炸伤,所幸并无大碍。他急忙协助村民将受伤战友送往医院,又继续投入案件的办理,但最终噩耗传来,战友张从顺因失血过多没能醒来,他泣不成声。

无数次舍生忘死飞车追捕、无数次披荆斩棘跟踪蹲守、无数次与疯狂毒贩正面交锋、无数次冲锋在前命悬一线,他从未退缩,从不流泪,然而,1994年的那个夏天,在经历了和战友生离死别的那一刻,他,流泪了……

也就是在那一年,战友的牺牲,彻底激起了他对贩毒分子的愤慨,燃起他不畏艰难、奋力侦破毒品案件的熊熊烈焰。

在禁毒一线的27年间,石林共参与侦办各类毒品案件190余件、抓获毒贩300余人,参与缴获各类毒品2吨多、各类易制毒化学药品600多吨……他像一把尖刀,直捣毒贩的死穴,给嚣张的毒贩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12年前,因组织需要,石林离开了禁毒一线。而两年前,两鬓霜白的他又在边境耿马大花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执勤点现身了。这一次,他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在卡点一呆就是560 天。这里每天上千辆车进出,举牌、查验、登记……他话不多,却永远冲在最前面,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眼前这个大叔曾就是禁毒纪录片《中华之剑》里和战友出生入死的青涩小伙,还是那个无数次深入虎穴和毒贩正面交锋的“卧底警察”……

年前石林又完成了一次角色的转变。这一次,他成了耿马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为了打破警民沟通的空间时间屏障,他最先做的就是让所里的年轻人教自己把微信用“溜”,建立“微信群”,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办事途径,拉近邻里关系,促进社区群众对网格工作的参与热情。这里的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石大叔”,如今他已成了社区居民的知心人、贴心人和暖心人。

人的一生中到底要扮演多少个角色呢?儿女、妻子、父母、还是自己?而石林这一生,他所扮演的角色却是“缉毒警”“卧底”“大白”和“社区石大叔”……可是无论这一生角色如何转变,他那颗斩除邪恶的决心、守护边境安宁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 如今,两鬓双白的他依然行走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依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最朴素和坚定的誓言-----

石林说:“在我这一生禁毒生涯当中,经历了生死离别,血与火的考验,但从来不会因为危险或者是困难而放弃我的初心,我希望新的一代接过老一辈的枪,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与毒贩继续作斗争。禁毒道路任重而道远,希望你们能扛起这份责任,打好每一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