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南华县以“智慧矫正中心”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社区矫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体系,形成“一张地图掌握所有数据,一个系统实现全局管理”格局,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二强化”夯实基础
强化组织领导。南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公安、法院、检察、司法、财政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委员会,建立完善县乡社区矫正机构,定期会商,及时督导落实“智慧矫正”创建任务。
强化队伍建设。成立县社区矫正管理局,使用政法专项编制2人,辖区10乡镇司法所使用政法专项编制15人,配备编外社区矫正辅助人员10人,确保每个司法所工作人员不低于2人。
“三到位”提升水平
场所建设到位。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将原有社区矫正中心升级改造。按照“三区十八室”规范化标准并融合社区矫正指挥中心进行建设,使用面积达700平方米,做到功能设置科学合理,指挥中心与基层司法所联通,实现部、省、州、县、乡五级可视。
资金保障到位。采取分批采购、分步实施办法,配置社区矫正干警执法服装、自助矫正终端、移动执法终端、矫务通、在矫通、执法记录仪、高清摄像机等设备,有序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
学习培训到位。先后组织工作人员到周边县市参观学习“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情况,并邀请“智慧矫正”系统技术人员对县社区矫正管理局、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培训2期55人次,不断提高操作运用能力和水平,为“智慧矫正”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三更加”彰显成效
平台建设,矫正工作更加智能化。依托“云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做到基本信息网上录入,日常监管和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实现“信息网上走、事在网上办、结果网上查”。通过运用平台大数据管理功能,突出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适应性帮扶全业务数据化管理,运用平台智能分析功能对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状况进行智能评估。
技术保障,矫正工作更加互联化。借助科技手段,突破常规监管方式,利用微信实时位置共享和“在矫通”APP人脸签到搭起电子“围墙”,运用“矫务通”APP,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开展社区矫正信息录入、工作通知、事项办理、档案查询、信息核查、异常处置等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移动化监管。
全面运行,日常管控更加一体化。全面推进“智慧矫正”系统运行,实现机构、矫正对象、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五类数据同步率100%。完成与省内法院和各监狱的业务协同,筑起矫正监管“数字高墙”,实现法律文书“线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