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保山:以“市域之治”打造边境城市“平安高地”
发布时间:2022-09-14  责任编辑:汪雨春

“平安”正在成为保山市最“亮”名片。截至目前,保山已连续四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蝉联云南省首位,“自治强基”经验在全国第七次推进会上书面交流,家庭安全风险评估做法在全国推荐、全省运用。

作为云南省第一批市域治理的6个试点城市之一,保山立足边境实际,围绕“全力筑牢祖国西南边境安全屏障,打造全国边境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保山样板’”目标,以“市域之治”打造边境城市“平安高地”。

“构建五大体系,发挥政治优势,市域治理有力有效,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这一点在保山非常明显。”保山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赵兴志说。

(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

保山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构建“分层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将试点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带头抓、县(市、区)书记跟进抓、乡镇(街道)书记具体抓,坚决把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根植到最基层。同时,推动65家职能部门主动认领任务,健全完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治联动的“全链条”机制。现已整合市委平安建设9个专项组力量,建立县、乡、村三级上下联动指挥体系,评选出60人组建人才专家库,汇编探索与实践资料200篇,设立“法律专家服务站”“法治驿站”127个。

另一方面,保山市夯实基层基础,促使市域治理常态长效。并在健全家庭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健全命案防控机制上,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

(到田间走访群众)

据介绍,今年保山市命案发生率同比下降61.5%。在具体实践中,将健全家庭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健全命案防控机制有效联动,从而形成一个合力,精准防控,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命案的发生。

“今年上半年保山的命案发生数大幅下降,这方法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赵兴龙表示。

其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今年保山市紧紧抓住“家”为单位的最少治理单元,全面推行“以家庭为对象,排查矛盾隐患,确定风险等级,逐步包保化解”的家庭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以家庭的平安和谐助推社会的长治久安。

(走访村民了解民情)

从预案防控的角度出发,对存在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做排查,逐步化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低保救助、临时救助、政策援助等措施,将该就业的就业,该管控的管控,最终通过一个最小的“家”的单元把它管控起来,最大幅度减少不稳定因素,形成一个很好的合力,从源头上解决和预防犯罪。

此外,保山坚持把平安作为最大的民生和最优的营商环境,市内90%以上的单位和村(居)实现了“零发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市累计打掉涉黑恶组织团伙44个,破获刑事案件587起1032人,查扣、冻结涉案资产37.23亿余元,查处公职人员243人,侦破的“乔氏家族”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成为保山乃至云南专项斗争标志性案件,人民群众对专项斗争满意度达98.61%,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一。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搭建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平台,推行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四步法”等新模式,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4万余件。

近3年,保山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取得决定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