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弥勒市东山镇位于弥勒市东部,由于东山镇地理位置特殊,面积广阔,物产资源丰富,人员流动较为频繁。近年来,东山镇党委政府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打基础、争一流、保平安”的工作思路,以“雪亮工程”为基础,建设一流综治中心,综治基础不断夯实,平安东山建设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提升效能,走活基层治理“一盘棋”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党组织是主心骨。东山镇强化核心引领,建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各村(社区)联系领导、党总支书记为成员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抓实包保机制,贯通责任传导“最优路径”,构建顺畅高效的指挥调度模式。夯实战斗堡垒,组建党建工作指导组,选派机关党员干部为各党支部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覆盖、无盲区。建强先锋示范,扎实开展“大擂台、大比武”工作,积极推进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员创先争优评选,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持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民呼我行、步履不停,织密网格治理“一张网”
织密网格。健全完善镇、村、组、户“五级网格”包保责任体系,精细划分基层治理网格“最小单元”,提高治理覆盖率和精准度,以“小网格”兜起群众“幸福圈”。目前,东山镇共设有网格454个,网格人员467人,形成全面覆盖、无缝对接的网格矩阵,筑牢基层社会治理防线。
信息融合。实行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两网合一”,实现行业系统与综治平台信息共享,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依靠党建力量,将地域相近的网格密切联系起来,相互借力、共同发力,推动网格化服务提质增效。
高效运转。建立健全网格“动态管理、即时响应、责权清单、督导检查、民情搜集、首问负责”工作机制,全面掌握民情,精准处置问题,及时办理诉求,确保人人网中管、事事网中办。
完善机制、科技支撑,打造综治中心“一平台”
搭建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平台。立足东山镇实际,投资25万元建设镇村综治中心。将镇综治中心定位为社会治理的综合管理平台,负责全镇综治工作的指挥、协调、调度等工作;将9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定位为一线服务平台,发挥“前沿哨所”作用,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有机衔接、高效便捷的社会治理体系。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紧密联合基层政法资源,构建“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职能部门”的“1+2+N”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围绕法治宣传、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矛盾纠纷化解、防范电信诈骗等重点任务抓落实,有力确保了安全稳定底线。
投资57万元建成“雪亮工程”,建立健全平安东山视频监控系统。与移动公司携手合作,率先在东山镇建起弥勒市第一个乡镇5G基站,于全镇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10个点位安装高清监控16个,并将视频监控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安装平安乡村视频监控1030个,均接入镇综治中心,在镇综治中心即可“巡查”各村组情况,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自家附近的监控画面,全面构建了融打、防、管、控、建于一体,全覆盖、立体化的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仅2022年上半年,就通过“雪亮工程”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提供违法犯罪线索35起,侦破案件39起,找回走失老人和儿童12人,让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加速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整合资源、共驻共建,拧成多元共治“一股绳”
鼓励自治共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动员驻村单位、乡贤企业、群众团体等力量,主动入网进格,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互联互动工作格局;发挥巾帼志愿者等服务队伍作用,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供舒心服务。扩大投入对各村(社区)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充分整合农家书屋、小组活动室、村卫生室、村小学幼儿园等社会资源,打造便民服务圈,使群众能够享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医疗救助等服务,切实感受到身边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