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昭通市: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2-05-23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昭通市政法系统主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强化制度保障,优化法治服务,着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体系、排查调处、衔接联动等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组织建设不断完善

昭通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43家市直成员单位为成员的“市委平安昭通建设(市域社会治理)领导小组”,下设“矛盾纠纷专项组”,统筹、协调、指导、督促、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不断推动行业领域排查化解全覆盖,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有效落实。

联动机制不断加强

昭通市各部门相继联合出台《昭通市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昭通市诉前委派调解试点工作方案》《昭通市诉前委派调解中心实施细则》《昭通市金融纠纷调处方案》等文件,联动建立部门间诉前“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市县两级法院现设立诉调对接中心16个、特邀调解组织97个、聘请特邀调解员220名,搭建“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83个。

排查机制不断健全

昭通市聚焦“五无五少两提升”工作目标,整合“一村一警一治保一法律顾问”等基层网格力量,深入推进溯源治理工作。制定《昭通市家庭安全风险评估办法》,以“三户一群”“三重一点”为重点,排查风险户9.9万户,并进行“高中低”全面评估建档,落实“五包责任”,实行红、黄、绿分类包保化解和动态管理。开展“政法挂千村”活动,全市5000余名政法、信访干部挂联150个乡镇(街道)、1402个村(社区),印发《政法挂千村工作手册》,进村入户参与隐患风险排查,指导帮教稳控重点户及人员,确保重点人群筛查到位、包保到位、管控到位、服务到位。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昭通市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信访接访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强化服务窗口和警务室(站)矛盾纠纷调解受理、登记、交办、承办、结案等各个工作环节的衔接。依托各类调解平台,建立诉调对接、繁简分流、分调裁审机制,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一站式”诉讼和多元解纷服务。深入推进移动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网上立案,提升电子送达、网上办理保全等效率,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立案58件、司法信息网等平台立案18件,12368平台查询案件7959次。加强基层防控基础,组织开展了“小小探头连万家”活动,推动视频探头进社区、进家庭,覆盖到单位、行业及场所,提升基层治理智治化水平。

奖补机制完善实施

昭通市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664个,调解人员10996人,拟定《昭通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奖补办法》,争取市财政专项经费,对全市矛盾纠纷“以奖代补、以案定补”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宣传引导逐步加强

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平安和谐迎新春”等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有效促进该《条例》贯彻实施;开展“敲门送法入户”活动,积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提升基层群众遵法守法意识,全面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