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大理州宾川县州城镇老赵村委会的驻村辅警孙泽红接到宾川县公安局州城派出所指令:该村王安(化名)在销售柑桔过程中,与收购商李远(化名)发生纠纷。骑上摩托车迅速赶到现场后孙泽红了解到,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因柑桔大小问题引发了纠纷。人熟、地熟的孙泽红立即找到王安及李远,通过10多分钟耐心、细心的开导,双方的纠纷得到了化解,并在孙泽红的帮助下顺利交易。
宾川县驻村辅警通过“警务+服务”前移,打通农村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90个村(居)委会,90个专(兼)警务辅助人员,村村不落,全面覆盖。
据介绍,自去年9月宾川县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以来,全县牢牢把握社会治理规律特点,紧密结合基层自治队伍建设和社会治安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三项重点工作。按照“警务工作前移、信息触角延伸、服务距离贴近、专群工作深入”的要求,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实现全县90个村(居)委会至少有1名专(兼)职警务辅助人员,流动人口多,情况复杂的村(居)委会增设1-2名专(兼)职辅警,负责协助社区民警开展安全宣传防范、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违法记录线索摸排、治安秩序维护、交通管理“两站两员”等工作,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遏制各类案(事)件的发生,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孙泽红凭借调解矛盾纠纷的丰富经验,2021年9月经招录成为该村驻村辅警。
宾川县“一村一辅警”按照“统一招聘、统一待遇、统一职责”的要求,县公安局具体负责村辅警人员的招聘和政审,并建立档案,规范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与确定的村辅警人员签订用工协议后交由派出所使用。工作中,为确保村辅警队员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由县公安局、县司法局负责对村辅警开展相关业务技能和安全防护培训,采取集中轮训、分类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村辅警在协助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开展日常工作的能力水平,为村辅警正确履职打牢基础。
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宾川县公安局在集中统一开展业务培训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警力分别深入各乡镇对驻村辅警开展安全宣传防范、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违法记录线索摸排、治安秩序维护、交通管理“两站两员”工作培训,切实加强驻村辅警人员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应急处置、勤务机制、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爱岗敬业理念,提升驻村辅警人员综合素质。
“我们打造警务室‘一站式’服务,使农村警务工作走进寻常百姓家,警民关系更为融洽,辖区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了。”州城派出所所长唐安顺自豪地说。
“一村一辅警”就是将警务工作迁移到村组,有效延伸公安机关打、防、管、控四字措施,为全县农村治安筑好“第一道防线”。随着“一村一辅警”工作的全面开展,驻村辅警警力走到田间地头,在基层一线“遍地开花”,将“打防管控”工作落实到村村户户,实现对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事故预防、治安宣传、隐患排查等工作全覆盖。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充分发挥了“一村一辅警”的作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处置警情,减少事故发生,实现了警务、服务往前移,打通了全县社会市域治理、平安建设、治安防控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做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
“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模式推行以来,大大释放了警力资源,给我们腾出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办理刑事、治安案件。”唐安顺说。
截至目前,驻村辅警共协助处理各类警情105件,采集各类数据2500余条,开展办理身份证服务33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2起,调处率为100%。开展法制宣传145起次,发放宣传材料45000多份,受教育人数达50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