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入境观察》“百名岗位建功新警标兵专刊”刊发
俞兵全,2006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现任临沧边境管理支队河底岗边境检查站一级警员,二级警司警衔。曾获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特战骨干比武狙击步枪精度射击亚军,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第三届“带兵模范”,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多次获评“优秀士官人才奖”、优秀士兵、“擒敌能手”等。
身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俞兵全深知转隶不改本色,将自己深深铆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边境一线。自转改以来,他带领民警辅警先后查获走私玉米2011袋,共计100余吨,冻品牛肉12余吨,案值80余万元毒品4.5公斤。
言传身教的“魔鬼兵王”
“虽然现在大家都是民警了,但给我感觉,他还是曾经那个‘俞大炮’,有什么事儿啊,他都是冲在最前面!”提起俞兵全,同事小曾介绍道。印象中的大炮,威力大,无坚不摧,正是因为俞兵全的样样争先,所以在单位大家就送了他一个“俞大炮”的外号。
作为一名带训骨干,俞兵全在训练中始终坚持以情带训、科学带训,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每一次训练。一遍遍讲解动作要领,一遍遍重复难点动作,一遍遍纠正错误动作,把训练心得和感悟倾囊相授,不厌其烦做好传、帮、带,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被班上学员称呼为训练中的“魔鬼兵王”。
曾有同事跟他说:“现在已经不是部队体制了,为什么训练还要那么严格啊?差不多就行了,别那么执着。”
“难道我们的体制改了,毒贩就不贩毒了?不法分子就会减少了吗?平时多流汗,战时方能少流血,这就是为什么要严格训练的目的!”面对这样质问,俞兵全的回答总是无比的坚毅。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只有自己做到了,做好了,才能去要求别人,作为班长,自己在工作中做不好,如何去管理班员。”俞兵全坚信严师出高徒,在训练场上他身为教员,以身施教,鼓舞学员们刻苦训练,提高学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边防战士”到“移民管理警察”,改的是称谓,不改的是严于律己的“作风”。无论是一日生活制度、整理内务、警务实战训练,还是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文体活动等,他样样都要争前列。2020年9月,因政治过硬、实战能力过硬,俞兵全被借调参加总站2020年新警带训工作,参与训练课题研究20余次,所带班级得到了国家移民管理局和总站领导的充分肯定。
温暖人心的“老妈子”
在生活中,俞兵全始终把新警的冷暖放在心上,用真心架起沟通的桥梁,用真情敲开新警的心灵之窗。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好标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人、感召人,做好新警从警路上的“引路人”,被学员们亲切地称为“老妈子”。
有时一句夸奖,会让学员高兴几天;相反,脱口而出的一句冷嘲热讽,会让学员信心全无。他深知在他们情绪低落时,要及时安慰;在他们取得成绩时,及时鼓励表扬,不需要过多的豪言壮语,只需要一句知心的安慰就能在心与心的互动中碰撞出真情的火花。
训练快一个星期了,俞兵全发现班上新警小朱有点反常,没有了刚来时的笑容,变得沉默寡言,无精打采。俞兵全利用休息时间主动与小朱谈心交流了解到小朱是一名地方大学生,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入警,培训开始以后,小朱在训练上一下子适应不了,产生迷茫、念家心理。针对这一问题,俞兵全在日常训练中,对小朱多予以表扬鼓励,积极营造班里互帮互助氛围。渐渐地,小朱进步越来越快,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俞兵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带训经验。作为一名带训骨干,他和新警们训练学习共参与、娱乐生活在一起,班上学员有什么话都愿意给他说,有什么烦恼都愿意向他倾诉。他也用真诚的交流、真情的付出,打开新警心灵的窗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坚守奉献的“柔情铁汉”
“因为工作原因,这么多年来,我自己回家的时间有限,儿子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妻子一个人在带,她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不容易!”提到家人时,俞兵全说,他取得的工作成绩一半要归功于一直在背后爱护他、关心他、帮助他,一直默默奉献的妻子。
2014年,俞兵全的妻子有了身孕,本该照顾怀孕妻子的他在这时接到了去参加全国大比武的通知。一边是家人,一边是工作,这让平时雷厉风行的“俞大炮”犯了难。
“你安心去参加比武,我和宝宝在家里等你回来!”听闻俞兵全要参加全国大比武的事,妻子没有任何怨言。
家人的支持,激励着俞兵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和辛勤的汗水奉献着,他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奋发向上、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作为永远追求的目标,用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工作的无比热爱,用一颗执着的心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