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对党忠诚 一“鑫”为民的勤快人
发布时间:2022-06-29  责任编辑:符晓

在丽江监狱有这么一个“热鑫”的勤快人,别人嫌烦、嫌累的杂活累活脏活他都能笑眯眯地揽过来,一肩挑下。周围的领导同事常形容他热心、勤快,啥事交给他,不用操心,妥妥的。在外围监区时大事小情都离不开他;在驻村扶贫点为了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他学会了当地群众的民族语言;在封闭执勤中他以“高标准、严要求、零误差”的严谨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

他就是云南省丽江监狱二监区的副监区长张鑫,1985年6月出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3月在永胜县公安局参加工作,2013年2月从永胜县公安局调入云南省丽江监狱工作至今,现任云南省丽江监狱二监区副监区长。工作出色的他在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在公务员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并记嘉奖,2017年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初“鑫”不改 做工作的行家里手

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张鑫在心中就立下了“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誓言。从公安工作到监狱工作,同样身穿警服,但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方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很多工作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既陌生又挑战,但敢于“啃硬骨头”的他积极钻研学习监管工作制度和业务知识,碰到困难和问题就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应该休息的时间段他却一头扎进监管区到一线去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公安干警到监狱警察,变的只是岗位,只要心中的誓言不变就没有啃不了的“硬骨头”,没有完成不好的工作任务。就这样,凭借着这份信念和毅力,在监区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张鑫很快适应监狱工作,并在短短的两年间迅速成长为监区车间主管,同时兼任监区生产统计员。

“监区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是张鑫常说的话,安排的工作他从不推诿,监区的大小活动他从不缺席。从岗位练兵到文艺比赛,从篮球竞赛到太极健身,从清理化粪池到维修抽水泵,从帮请假的同事顶夜班到谁家碰到困难时的嘘寒问暖……哪里都有他的身影,他是监区的多面手,同事眼中的热心人。当时他所在的七监区是外围监区,地处拉市海边,离城区远,监区事务杂,监管压力大、责任重、任务多,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张鑫将自己升级打造成工作的行家里手,几年来,他负责的生产结算、统计报表、罪犯劳动报酬、生产激励奖、罪犯分级分类管理从无差错,出色地完成监区的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大家的一致好评。

一“鑫”为民 做群众的“知心人”

2018年9月,张鑫调入二监区任副监区长,到监区报到的第二天,张鑫接到另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到挂钩的贫困村驻村扶贫,张鑫义无反顾背上行囊赶赴位于楚雄州大姚县和丽江市永胜县交界处的扶贫点永胜县东山乡河东村,7个多小时车程,大多数时候都在蜿蜒的大山深处行驶。全村346户11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02户1004人,村民都是傈僳族,分散在几座大山深处,自然条件恶劣,属于深度贫困村。

张鑫快速投入新的“战场”,入户走访调查、宣传党的脱贫政策、一户一策帮助村民发展产业、维护扶贫系统、建立一户一档,两年多的时间,踏遍了河东村的道道山沟、条条小路。当地傈僳族群众大多数不会讲汉话且害怕生人,张鑫就经常和老乡学习交流,自学学会傈僳语。走得多了,村民有了从刚开始的躲着不见到后来主动用傈僳语打招呼的转变,有的甚至拿出自家制作的“苏里玛”酒热情招待。村民贺明荣现在已经是茂珠代小组小组长,张鑫刚来的时候,无论和他说什么,他都只用一句傈僳话回答:“汉话听不懂”。如今这句话已经变成:“老张,来我家杀鸡吃。”700余个日夜,1500多公里行程,张鑫的足迹已遍布河东村山间田野的每个角落。

河东村位置偏远,村里没有理发店,为了改善村民的卫生习惯和精神面貌,驻村工作队买来理发工具,张鑫又亲自上阵为村民理发,走村入户时都带着理发工具“上门服务”。慢慢的,村民都知道河东村有个工作队理发匠,村民打趣地送了个外号“河东第一刀”。这一驻村就是两年多,2020年河东村实现脱贫摘帽。连续七年的挂钩帮扶,先后十名工作队员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河东村,张鑫用心用情战斗在他眼中的第二故乡,他也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交口称赞的知心人和热心肠。张鑫同工作队离开的那天,河东群众和村委会干部沿路相送,挥泪告别。

用“鑫”用情,没有打不赢的“硬仗”

2021年年初,结束了脱贫攻坚工作回到工作岗位,张鑫迅速调整心态进入了封闭执勤工作模式。此时,确保疫情防控和监狱安全稳定“双胜利”,成了摆在每个监狱警察面前的时代考题。张鑫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零误差”的严谨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抓好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协助其他监区领导做好值班期间狱政狱侦、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生活卫生、队伍管理、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张鑫也有了从“带着干”到“独当一面”的转变。他常对监区警察说:“我们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监狱的安全稳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愿意把后背交给你们,你们也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我,我们相互补位,没有打不赢的硬战。”他鼓励监区警察“敢管”,教年轻同志“会管”,监区工作氛围越来越好,2021年,监区荣获“综合先进单位二等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表彰。

不仅安全生产抓得好,教育改造也是张鑫的强项,他始终秉承教育改造一定要起到攻心治本作用的理念,并总能找到服刑人员的心理的薄弱点“对症下药”。20岁的服刑人员梁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梁某下队监区后张鑫发现他情绪低落,不愿与同改交流,也不信任警官,于是他找梁某谈话,刚开始梁某始终一问一答不愿袒露心怀,张鑫得知他与母亲感情较好,于是以他母亲为突破口经常鼓励梁某树立改造信心,确立新生目标,还特意安排梁某在中秋节当天给他母亲拨打了亲情电话,之后的谈话梁某痛哭流涕,彻底袒露心怀。梁某觉得自己的一时糊涂导致自己犯罪愧对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牵挂母亲,张鑫适时加以引导,鼓励梁某积极改造,化思念为动力。此后,梁某积极投入改造成功转变成为监区的改造标兵。

为缓解服刑人员由于长期疫情防控封闭带来的改造压力,张鑫积极探索,利用自身的心理咨询师特长在学习日组织服刑人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舒缓了服刑人员的心理压力,浅显易懂的人生道理也让服刑人员进一步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调整好服刑心态,积蓄了积极服刑改造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