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二等功的背后:卫国四十载 风华戍边人
发布时间:2022-02-26  责任编辑:尹润云

近日,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在昆明召开2021年度表彰奖励大会。

普洱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勐啊分站作为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先进集体,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荣记集体二等功。而此时,距离上次荣立三等功才不到半年。

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在昆明召开2021年度表彰奖励大会

“自1978年以来,分站共荣立5次三等功,而此次荣获的二等功是建站44年来的首次。”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检站勐啊分站副站长李威特说。

传看首个集体二等功奖状

1978年,在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勐啊边境检查站拔地而起,这就是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勐啊分站的前身。

勐康边检站勐啊分站全体民警职工合影

44年后,这里早已没有当初的落后和贫瘠,在脱贫攻坚的历史浪潮下,现在已经是一片繁华景象,但是生活过这里的人都知道,还有两样东西没有变,一个是高温潮湿的气候,一个就是一批又一批的戍边人。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了防止境外疫情输入、预防紧急突发事件发生,勐啊分站需要成立一支30人的党员抗疫先锋队,听到消息后,全体党员民警主动请战。

“当前形势不容乐观,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守好国门、守好通道,绝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不能给国家添麻烦。”抗疫先锋队队长的黄鹏对着其他党员说道。正因为党员抗疫先锋队冲锋在前、戍边为先、敢打敢拼,黄鹏也作为代表被授予了“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高温下的坚守

执勤通道内,随着停车手势随着指令同步发出,接递证件、检查车底、攀越货仓,同组执勤民警身着厚重防护装备同步开始了细致地检查,每个步骤衔接紧密,每个环节有条不紊,仿佛是一台巨大的机器,一个个齿轮,紧密咬合,环环入扣,在确保出入境边防检查秩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通关时间,室外的温度高达47℃,而防护服里面的温度更是高达60℃,他们敏捷的身手会让你误以为他们感受不到炎热,但执勤民警脸上汗水和灰尘混合留下的痕迹、脱掉防护服洒落一地的汗水正在无声地表示,他们已经在这儿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了。

执勤现场地表近50℃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2021年3月16日,勐啊分站查获一起特大走私香烟案,查扣香烟4325条,案值近140余万元。同年,勐啊分站共检查了13.59万余人次的出入境人员, 5.2万余辆次的出入境车辆,查获网上在逃人员200多人,缴获各类毒品160多公斤、易制毒化学物品近10吨,同时实现了内部“零感染”“零传播”。

2021年查获一起特大香烟走私案

       危险的“毒战”

如果说,通道“防护服+高温”的搭配已经让人难以忍受,那么在边境执勤点位还要面对“毒战”的危险

普洱市孟连县与世界毒源“金三角”毗邻,边境线长130余公里,勐啊村与缅甸山水相依,没有天然的屏障,便道小路遍布边境沿线,双方边民往来频繁,管控难度大,毒品形势严峻复杂。

值班室突然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有群众举报称,有2人带着毒品要偷渡入境了,数量可能还不少。

此时,勐啊刚下过一场大雨,雨后的橡胶林不仅潮湿还有毒虫,鞋子沾满了泥巴、衣服沾满了雨水,可经过一番搜寻他们并没有发现可疑人员。大家心中泛起了嘀咕:“一个人影都没有,会不会是信息不准确呢?”

夜晚边境便道小路巡逻途中的执勤民警

队长马招说:“我们先守在这里,有情况我会说,你们别出声。”

橡胶林里的灌木丛不高,为了方便隐蔽,他们必须半蹲着,个子高一点的民警还得趴在草丛里。才过十分钟,胳膊、脖子已被蚊虫叮咬的满是红包。在这样的环境里,却没有人说一句话。

突然,不远处的草丛沙沙作响,马招转回头对着其它队员比划了一个有人的手势。随着声音越来越近,直到看见2个人影,“上!”话音刚落,抓捕民警一起扑上去将2人抓捕,最后从他们的腰间搜出2公斤冰毒和2把匕首。

“像这样的抓捕活动已经有很多起了,我们的民警在追捕的过程中,有人被树枝戳破脸皮,有人差点被车撞过,不过随着次数越来越多,大家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我们支部也因为成绩突出,表率作用明显,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评为了‘四强党支部’。”分站执勤二队一名老民警说。

勐啊分站执勤二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他们是一把云南边境线上的禁毒利剑,他们敢打敢拼的精神让我们深感敬佩。”与勐啊分站分站开展合作的湖南警方说道。

夜晚温差较大,执勤点民警烤火取暖

“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

面对带有边境特点的吸毒、贩毒、偷渡、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大多旅客不了解我国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勐啊分站创新打造口岸“法治宣传主阵地”,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从所属3个执勤队挑选7名法律业务精熟的女民警,于2019年11月,成立了“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

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

“法律宣传不仅要对大人讲,也要对孩子讲。”队员唐思薇笑着对小学李老师说,这已经是服务队成立以来第五次来学校了。“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每月都要定时到驻地小学开展法律知识授课,这种常态化法律知识宣传要让孩子们从小养成法律意识。

“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在学校开展法律知识宣传

“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在学校开展法律知识宣传

“这里以前有很多吸毒的人,但现在基本没有了,因为你们的宣传效果好和打击力度强,他们都不愿意也不敢吸了。”这是勐啊村委会主任相安嫩的切身感受。

“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在学校开展禁毒宣传

2020年3月,一名省内的年轻女子来到出境大厅欲出境。队员金田子在谈话中凭借直觉,察觉这名女子可能被境外电诈人员蛊惑,于是对其宣传讲解电信诈骗常见的种类、作案手法和方式、特点以及识别、防范方法,通过耐心解释、温和劝解,使其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及时迷途知返。

长期以来,“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本着“多宣传一人,少受骗一人”的工作原则,重点对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等易受骗重点旅客宣传推广“金钟罩”和“国家反诈中心”APP,积极引导出境旅客扫码注册,并详细讲解反诈骗预警系统功能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普法工作的积极作用,筑牢国门口岸安全屏障,成功劝返多批被实施诈骗的外省旅客,形成了维护社会安全的强大合力。

“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成立3年期间,共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活动40余次,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受教育旅客达100万余人。

“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向边疆群众讲解法律法规

从勐啊边境检查站到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勐啊分站,从军人到移民管理警察,他们必将以那坚毅勇敢的步伐,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纵观43年风雨变化,俯瞰边疆今日变迁,勐啊分站就像一座界碑在边境地图上画出了自己的坐标,他们的初心和使命也化作温润的河水灌溉着边疆的梯田和耸立的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