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击疫情 我们在行动 > 正文
普洱中院黑白“战袍”强边固防 筑牢边境“安全墙”
发布时间:2022-11-11  责任编辑:符晓

从繁华喧闹的城市到荒无人迹的边境,从后方保障服务到前线巡逻值守,从黑色庄严“法袍”到白色防疫“战袍”,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脱下“法袍”换上“战袍”,化身边境守护者,甘当边境一线的战斗员、观察员、监督员、巡逻员、宣传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党性忠诚誓死捍卫祖国边疆安全稳定。

据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普洱中院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强边固防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参与强边固防、疫情防控、边境管控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民法院的担当作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司法力量。

党建引领 甘当边境“守护者”

面对边境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普洱中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服务大局出发,切实增强疫情防控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尽锐出战,坚决扛起新时代强边固防政治责任,坚持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全力构筑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主题党课、主题党日等方式,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深化思想认识,把强边固防与审判执行共同谋划、统筹推进。迅速成立强边固防突击队临时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实现突击队员、抵边村组党员干部、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值守人员培训全覆盖,有效提升边民的国家、国门、国民意识和尊法守法意识。

“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普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红云介绍,要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让工作队员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克服松劲懈怠思想,慎终如始开展好各项工作,认真履职尽责,确保强边固防工作落到实处,不现盲点、不留死角。

据了解,自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普洱中院共选派突击队9批次159人、公职联防员12人,派遣10名实职处级领导干部、选派6名正科级干部带队驻守一线,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处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加强党建引领促进强边固防工作,整合强边固防队员、民兵骨干、周边村组群众等力量,让法院强边固防突击队切实成为国境线上的“守护者”。

不忘初心 甘当边境“看门人”

“镇守边关,视死如归”这8个字烙印在普洱中院每一位干警的心中。为充实边境疫情防控力量,加强巡边值守,常态化维护边境安全稳定,2022年1月9日,普洱中院选派6名干警,分为3个联防队进驻孟连县东乃村和双相村边境一线抵边联防所。

该院干警丁冠雄、李孟川分别担任189、188两个抵边联防所所长,带领其他州市、县区支援民兵和本地干部群众、民兵、联防队员等共142人,值守14.5公里防区5个大卡点47个前沿小哨点和2个封控卡点,24小时不间断轮班坚守观察108个监控杆、296个摄像头。

抵边联防所距最近的村寨至少一小时以上路程,但距离边境线仅有1米。突击联防队员不畏疫情风险,接到任务第一时间到位上岗,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祖国边境线。他们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定期不定期深入每一个前沿哨所了解情况,切实解决一线哨点人员面临的堵点难点焦点问题。

下沉挂包抵边村寨,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排查化解存在的隐患,切实提升强边固防工作水平。

发挥司法优势,利用轮班间隙采取渗透式、流动式方式深入村寨、哨点宣传讲解国家政策、法律知识、抗疫知识等,将政策、法律送到群众家门口,有效提升村民、民兵、联防队员的法律意识、国门意识。

根据联防所实际情况,着力落实“一汇总二交叉三会议四检查”工作机制,实行每天汇总前一天工作开展情况,落实卡点、轮值队员交叉巡逻机制,坚持每天“早九晚九”会议、周末班长点长例会、月末全体队员通报例会,检查每天点长、轮值队员定时签到、夜间巡逻值守情况。

除此之外,该院干警还定期不定期组织常态化应急处突演练、业务技能培训、法治宣传教育、廉洁警醒警示,确保全体队员心中有数、行之有度、干事有矩,切实营造边境“守护人”敢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良好氛围。

牢记使命 甘当治边“践行者”

治国必治边。2022年初,普洱中院制定出台《关于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进一步强化开展“以案释法”活动的工作方案》,整合全市法院力量,发挥审判机关职能作用,强化巡回审判、公开宣判等“以案释法”法治宣传工作,加强对全市44个边境村、529个自然村的社会综合治理,严打涉毒、走私、偷越国(边)境、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跨境违法犯罪。

该院结合法院强边固防队员的专业优势和边境法院人民法庭的就近便捷性,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抵边村寨群众开展法律宣传、巡回审判,加大对跨境违法犯罪、涉疫情违法犯罪的宣传力度,切实筑牢边境“法治屏障”。

结合当地实际,以“法治进乡村”大宣传活动、阳光司法、法官说法、以案释法等方式,向抵边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宣传活动,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及身边的案例为群众讲解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效果,有效帮助群众树立法律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引导抵边群众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积极参与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共同守护国门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突击队的一员,我亲身感受到边境防控工作的困难,在卡点多待一天,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一分。”今年21岁的法官助理刘立国是联防所年纪最小的队员之一,他在每天开展巡逻值守,做好戍边工作的同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向民兵、联防队员、抵边村民普及法律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切实履行守边“践行者”的职能职责。

据了解,2022年,普洱中院优化基层人民法庭布局,共设巡回审判点194个,使全市巡回审判工作常态化、全覆盖。截至目前,干警共深入边境乡镇、案发村寨开展巡回审判调解1827次,受教育群众达1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