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责任,防控就是命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德宏州陇川县公安局清平派出所全体人员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亲密的家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枕戈待旦头顶星辰,守护着同一份平安。
“疫情面前,我们肯定不能退缩!就是苦了孩子……”清平派出所所长尚昆飒如是说。疫情期间,尚昆飒几乎是连轴转不停歇,一边要统筹领导着全所的各项工作,另一边要忙着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还要时刻关注全所人员的思想状态,及时为民辅警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每天对离县卡点进行检查、在辖区开展巡逻防控……
与尚昆飒一样的“拼命三郎”还有教导员刘永福。一边是预产期邻近的妻子和需要照顾的家人,一边是突如其来的疫情,他默默地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强忍住心中的惦念,又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入户走访、巡逻防控……
同时,刘永福还紧抓队伍管理工作,带头强化作风建设,筑牢纪律意识,同时加强对民辅警的关心关爱,与他们开展交心谈心,及时疏导内心压力,确保队伍长久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直到那一天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你媳妇羊水破了,现在已经送去医院了”,这时他才稍稍放下手中的工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才终于请了假赶往医院。
在清平派出所,有两位参加公安工作不到两年的年轻民警,他们不是本地人,确也同样热爱着这片土地。
家在保山的杨敬军,来到清平派出所一年多,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今年更是由于工作和疫情的原因,他与女朋友约定的订婚、领证的日子一拖再拖。他总说:“总会好的,现在先把工作做完吧。”转眼他自己的“终身大事”已经拖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决定要回保山完成这场“人生大事”时,又遇到突发的疫情。这天夜晚,杨敬军拨通家人的电话:“订婚的日子又要往后拖几天了,这个时候,我不能离岗……”而这样的情景,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出现了,转过头,他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杨善勇是所里年龄最小的民警,今年也是他参加工作的第2年。
“儿子,休息了吗?”
“还没呢,还在办公室加班。”
这段对话出现在10月的一天凌晨,杨善勇的母亲拨通了他的电话,此时杨善勇正在办公室加班梳理工作数据,母亲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因为与此前的很多次通话一样,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加班,这时电话那头的母亲哽咽了,尽管如此,母亲还是像往常一样,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一遍遍叮嘱自己的儿子多休息、注意身体。
疫情防控期间,杨善勇默默地收集、整理着各项工作数据,做好全所人员的健康监测,保障着所内需要的疫情防控物资和各类生活物资。同时,为及时掌握辖区群众的困难,他深入辖区开展入户走访,主动收集群众需求,鼓励群众同心抗“疫”。
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有一股青春热血的力量,执勤、查缉、巡逻……他们用忠诚和汗水,浇筑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他们是清平派出所沈博书和沙志锋的两位新人。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他们就来到离家数百公里外的陇川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而这一年的时间,他们只回过一次家,其余时间都坚持奋战在岗位上。在疫情防控卡点,他们与组员密切配合,努力克服执勤环境恶劣等困难,坚持24小时轮班执勤,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线。他们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需要,维护边境安全,是传递团队互助,也是磨砺个人心志。”
身穿藏蓝,头顶警徽,不同的肩章,却有同样的使命与责任。他们是清平派出所的辅警,有的已经是家中两个孙子的爷爷,有的还是19岁血气方刚的少年。无论是什么身份,他们都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疫情发生以来,清平派出所按照上级要求启动闭环管理,非必要不外出,一声令下,所里的辅警兄弟们立即响应,纷纷表态可以克服困难,同心抗疫,哪怕他们离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家里也有需要照顾的家人,却始终无怨无悔,奋战在第一线。
他们有的深入管控地区开展值守执勤,有的担负着疫情防控中风险系数高且工作强度大的转运工作,有的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查缉卡点,有的不停穿梭在辖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规定、热心为群众服务……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作为平凡的一员履行着不凡的使命。
夜以继日、众志成城,这是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坚守。当战“疫”打响,他们向险而行,不胜不归,在抗“疫”路上挥洒青春。他们是人民警察,也为人父,也为人子,他们对家庭抱有遗憾和愧疚,但在危难之际,更多的是坚定、决然和执着。
初心不改、使命犹在,疫情当前、警徽闪耀,清平派出所将继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如既往的冲锋在最前线,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态度,践行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为辖区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