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临沧市临翔公安心无畏惧
逆行而上
他们用担当彰显忠诚
用行动诠释使命
筑起最坚固的安全防线
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老当益壮,带头表率的“60后”
在这群逆行者中,有些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年过半百,但身姿依然挺拔,战“疫”打响的那一刻,他们身着藏蓝警装,坚守在抗疫最前沿,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体参战民辅警树立起榜样,为战“疫”中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带去了力量,为群众带去了安全感。
夏自柱就是这群“老当益壮”老民警中的一员。疫情突然来临,老夏没有丝毫犹豫,冲锋在前,主动承担起忙角社区全员核酸采集工作中7个核酸采集点的安保执勤工作组长。
“布置警戒线、一米线、检查所需桌椅板凳、电线电灯……”他事无巨细,安排好每个核酸采集点的执勤人员,千叮咛万嘱咐交代群众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
每天晚上,当他看着工作人员对场所全面消毒后有序撤回,他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这才脱下防护服。大家心疼他,让他多休息。他说:“再过几个月就退休了,能和大家并肩作战抗击疫情,保卫一方平安,这是我的光荣使命。”就这样,他坚毅的身影和鬓角的华发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鼓励着周围的所有人。
身体力行,临危不乱的“70后”
1972年出生的李金虎今年50岁,是一名“70后”的党员民警,“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这句话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不过。疫情发生后,他所负责的执勤点由于是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工作量很大。
初到小区,他便对小区周边环境、出入口进行全面摸排,为小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耐心了解群众的诉求,及时化解一些纠纷隐患,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此次疫情中,他和同事开启了“24小时”超强待机模式,时刻劝导小区群众加强个人防护措施。期间,他还主动上门,竭力帮助居家隔离的群众解决生活上的不便和困难,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将疫情防控措施推进到“最后一米”。
肩扛责任,冲锋在前的“80后”
“让我来!我参加过很多次流调溯源的应急演练,我申请出战。”10月31日,当临翔区出现首例阳性病例后,“80后”的民警杨兴华,深知流调溯源对防疫工作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详尽的信息,于是他主动请战,迅速开展流调工作,不停歇地昼夜奋战、与病毒“赛跑”。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眯几分钟,实在撑不住了,就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洗把脸又再次投身核查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杨兴华负责的流调工作几乎没有停歇,一直坚守在岗位,每次都能高效、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他说“关键时刻,党员就要冲锋在前,特别在疫情流调面前,时间太宝贵,早些完成流调,就少一些疫情传播风险,自己再怎么辛苦也值。”这是肺腑之言,也是流调溯源组每位的心里话。
接棒上阵,奋斗青春的“90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0.31”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喧嚣的城市变得安静,公安队伍纷纷加入疫情阻击战中,临翔公安分局森警大队的何宇旻,是一名90后的小伙子,在临翔区“10.31”疫情突发后,何宇旻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战,他这样说:“如果需要支援防疫工作,请组织优先考虑,我定不负青春、不辱使命……”
10月31日,凌晨5点,天还没亮,何宇旻便奔向了疫情主战场最前沿。作为一名年轻公安民警,他用最简短、最朴实的语言、最忠诚的担当,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初心和承诺。
连日来,他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命令,到疫情防控执勤点维护好治安秩序,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该执勤点核酸采集和居民情绪安抚工作。每天休息的时间非常有限,但他见缝插针继续做好其他案件侦办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和本职工作两不误。
从“60后”,到“90后”
他们个个勠力同心、日夜坚守
用实际行动守护临翔平安
在“疫”线绽放盎然“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