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寻常的日子,杨新林和段凌金起初并没有放在心上。
那就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五,作为当天的值班民辅警,杨新林与段金凌一直忙到21时许,稍稍有空的两人端起早已凉透的饭菜去微波炉旁加热,还未等到“叮”的那一声,接警电话又响起,是从省外打来的,寻人。
这样的报警求助,他们经常接到。
电话中他们了解到,患有抑郁症的何倩(化名)瞒着家人,带着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从省外跑到了丽江古城。接警后,杨新林与段凌金迅速调查并确认了何倩入住的客栈,随后,两人赶往客栈,安抚并劝解了三个小时后,何倩同意回家。
几天后,一面锦旗从省外寄往丽江,被悬挂在了古城派出所的荣誉室里,成为无数面锦旗中的一个,沾满光芒,又不起眼。
以往,很多人谈起古城派出所,总会对他们在单日游客数万人时守住古城平安的辉煌事迹津津乐道。如今,旅游热潮褪去之后,在一个又一个寻常的日子里,除了被密封在册的刑事要案,那些帮助找一个人、寻一部手机、处理一场口舌之争的“繁杂琐碎”,组成了他们的日常以及他们对“守护”这个词的最深沉的敬意。
跳出旅游景区的光环之后,这些,都是属于古城派出所光芒外的故事,日复一日,平淡却温暖。
理想与现实,似乎出现了偏差。
在穿上这身深蓝色的警服之前,或许很多人都会幻想自己成为一个专办各类刑事要案的“厉害角色”。但是,等他们真正走入派出所,成为一名基层民辅警,沉入老百姓身旁后才明白,正是这些繁杂琐碎的日常,组成了“平安”二字。
古城派出所的民辅警们,同样经历过理想与现实差距之间的自洽过程。如今,他们将守住这一方小天地的平安,变成了自己日益坚信的笃定,在一桩桩、一件件的“小案子”里,寻回了自己的初心。
南门警务亭,是古城派出所的四个警务亭之一,24小时在岗。对于警务亭的民辅警来说,无论是旅游高峰期忙碌熙攘的古城口,还是旅游淡季人影稀少的深巷,本质都是一样坚定。
傍晚六七点钟,正是一天中夕阳最美时分。坐在值班室里,借着夕阳的最后一点光亮整理完当天的警情记录,值班民警刘宇带着辅警和丽武与和杰武,前往大研古城的南门周围巡逻。
“刘哥,你看那个小女孩,身旁好像没有大人在照看,会不会是走失了啊?”
顺着和杰武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刘宇发现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在南门牌坊附近徘徊。刘宇立刻上前询问,但是小女孩因为年纪太小,表达不够流利,在她磕磕绊绊的表述中,刘宇确认女孩是与家人走散了。
“她的家人现在肯定也在着急地寻找,我们三人分头行动!”
说着,刘宇将小女孩带到值班室,交由其他同事照顾,随后便与和丽武、和杰武两人分头沿街寻找小女孩的家人。古城的巷子弯弯绕绕,仅仅几步路,或者多拐一个街口,便会一不小心与目标擦肩而过,经过几小时的寻找,三人终于找到了正在焦急寻找女儿的母亲。
“谢谢你们,警察同志,如果不是你们,我的女儿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最终,在这位母亲的再三感谢声中,民警将走失小女孩交还给了她。
墙上的挂钟指向了23:00点,街面上,来往车辆变得屈指可数,唯有路旁昏黄的路灯,陪伴着这间小小的值班室。
出门巡逻了一圈,刚回到值班室的刘宇、和丽武与和杰武,正准备坐下来泡杯热茶醒醒神,报警电话又响起,划破了深夜的静谧。
这是一通来自山西咸阳机场的报警电话。
从丽江乘飞机返回山西的一名游客,刚落地咸阳机场,便打来电话报警,称自己不小心将包遗忘在南门附近,请求警务亭帮助。接到警情后,三人立即展开查找。
“你的包里有些什么物品,我们需要进行核对。”成功帮助这名远在山西的游客找到包之后,他们又细致地检查了物品,确认包里物品未遗失。随后,以快递的形式将包寄给了游客。
24:00,一条定位山西咸阳机场状态的信息出现在朋友圈:感谢丽江古城,南门警务亭。
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呢?财富,名誉,又或者,是载入史册的伟大功勋?
对于古城派出所的民辅警来说,这些都不是。
一句简单的“谢谢”,一封写在薄纸上的手写信,一条致谢的朋友圈……这些,才是他们心中最珍贵的礼物。
身为一名异乡人,我在丽江感受到了“暖”与“归属”,而这,正是古城派出所带给我们的“安全感”。—— 一名在丽江古城的异乡人
清晨,交接班刚结束,古城派出所的几名民警正围坐在一起沟通近两日的警情,“警察同志,我来给你们送锦旗。”一名女士说着便拿着锦旗走进了派出所。
值班民警赶紧上前,原来这是一名在丽江大研古城近十年的从业人员。她说,从2020年至今,在“疫情大考”前,每一名旅游从业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但是,古城派出所民辅警扛起的责任,比所有人更重、更难。
不管是淡季还是旺季,总能看到他们不分昼夜地加班巡逻,有时顶着烈日骄阳,有时冒着高温酷暑,坚守一线,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古城内的所有从业者和旅客们。
“你们平时在家里也是父亲、母亲、子女,但在岗位上,就是我们的英雄!”
“警察同志,我的‘元宝’丢了,请你们帮助搜寻!”
“元宝?是什么东西啊?”
“就是我养的一条狗,叫‘元宝’,能不能帮忙找回来一下?”
……
凌晨两点,“越熬越精神”的古城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一通焦急的报警电话,称自己的爱犬“元宝”丢失了,请求帮助。
接到警情后,值班人员迅速赶往现场找到报警人了解情况,报警人称他在古城大水车附近经营店面,凌晨2时许,将拴养的一条大金毛爱犬解开牵绳,在自己的店面门口活动,不注意时被人牵走了。
当晚值班民辅警调取了周边监控,发现这只大金毛已被人牵出了古城,不知所踪。
次日8时,值班组交接完工作后,当日接班的人员再次投入了查找“元宝”的工作中。经调查走访,终于找到了第一个牵走“元宝”的女孩,但女孩称牵起该犬后,遇到两男一女说认识该犬的主人,以要还给主人为由牵着该犬迅速跑出了古城。
看到报警人着急的样子,值班人员持续发力,继续对相关人员展开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攻势,终于在当天24时许,将辗转易主三次的“元宝”找到,顺利归还了失主。
数日后,一面印有“为民解忧,敬业正直”的锦旗被送至古城派出所,民警将它放进荣誉室,成为这一室珍贵的礼物中,小小的一份。
如果你问,从丽江大水车到四方街,要走几步,那古城派出所玉河警务亭的徐晓光,或许最清楚。
从日头初上,到夜幕低垂,再到万籁俱寂的凌晨破晓时分,日巡,夜巡,一趟又一趟,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这几条石板路铺成的小巷子,稳稳地扛着这些巷子里所有人的平安。
“今晚第一趟夜巡的时候,先要去商铺里跟商户普及一下最近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第二趟开始再往酒吧街那边走”,急匆匆扒完碗里的饭菜,徐晓光一边收拾碗筷,一边与今晚的值班辅警交代着任务。
从玉河广场的大水车往四方街走,一身身深蓝色的警服,肩上闪烁着的红蓝警灯,以及整齐的步伐,都让路上的游客纷纷侧目,“看,一排警察叔叔”,小朋友们一边投去羡慕的眼神,一边喊妈妈帮自己拍一张与“偶像”的合影。
“小朋友,现在人多,要抓紧爸爸妈妈的手,不要走丢了哦!”见小朋友一直跟在他们身后,徐晓光停下脚步,蹲下身叮嘱小朋友。
“李老板,最近生意怎么样?今天我们过来你店里,主要是普及一下最近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这个事情……”“晓光,今晚又轮到你值班?”走进路旁的小店,徐晓光亲捻地与店主谈论着近况,见店主与他熟悉程度,我们不免感到惊讶,“这几条巷子里的商铺,我基本三秒就能说出店主的名字”,徐晓光为我们解答疑惑道。
短短的一段距离,巡逻下来,却要花上一两个小时。
有时是问路,有时是反映情况,有时只是单纯地打个招呼,徐晓光都会停下脚步,耐心地回应,哪怕这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
第一趟步巡回来,到第二趟步巡出发,中间只隔着十几分钟。
坐下来灌一口浓茶,再翻翻刚才的警情记录,便又要起身。
“快十点了,酒吧街人开始多起来了,这趟我们从酒吧街绕过去,去看看酒吧那边的情况吧”,这一趟,徐晓光带着几名辅警从新的路线前进。
从酒吧街过去,选了两家抽查,在一片灯红酒绿的热闹中,徐晓光身上的警服蓝尤为显眼。或许这就是这身深蓝的意义,无论身处如何复杂的环境,只要看见这抹蓝,就觉得心安了。
拍摄结束,我们收起了摄像机,镜头外,徐晓光依然走得坚定而挺拔,一步一步,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头攒动中……
一年365天,他们从不会缺席,他们不是最轰轰烈烈的耀眼存在,他们也不会站在荣誉丰碑前享受掌声与瞻仰。他们只会在任何你需要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身旁,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守护住我们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