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大理市公安局紫云派出所:打造园区经济建设“平安样板”
发布时间:2022-08-15  责任编辑:符晓

大理华纺195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云南省文化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目前入驻商家40户,拟签约商家100余户,夜间娱乐消费规模占比达85%。针对园区夜间经济产业布局特点、治安管理难点堵点,大理市公安局紫云派出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推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方位开展以平安为底色的营商环境建设,酒后滋事、噪音扰民等警情大幅度下降,刑事案件实现“零发案”。2022年2月,园区成功入选云南省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主动介入,打通“隔心墙”

大理华兴纺织厂原属生产性企业,2018年利用旧仓库、老厂房就地转型建设文创项目。从生产经营到管理服务的转变,无论是从理念上、管理上、机制上,都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对公安机关的主动介入,华兴集团仍然停留在生产经营的老思路上,认为平安建设是公安机关的事,误解很深、顾虑重重,排斥、敷衍情况突出。

通过不厌其烦地宣传、走访、座谈,紫云派出所把“没有平安就没有营商环境、没有平安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平安就没有发展后劲”的理念,滴灌式输入到华兴集团企业管理层和工作人员中,引发了一场“平安就是效益”的“头脑风暴”和“思想革命”,解开了“思想疙瘩”,疏通了理念上的“中梗阻”。华兴集团积极融入平安建设,主动承担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把平安作为企业发展和园区经济建设的首善标准,实现转型发展质的飞跃。

三防融合,织密“防护网”

壮大人防队伍,实现专业化管理。在紫云派出所的指导下,专门设置安保部统筹园区安全保卫工作,对上接受公安机关指导落实安全保卫主体责任,对下做好入驻企业、商户的安全管理。针对园区几家保安公司入驻、推诿扯皮现象突出的情况,积极引导入驻企业、商户聘请一家保安公司开展服务,突发治安事件、纠纷滋事等发生时,联动处置,第一时间隔离涉事双方、控制现场,避免事态扩大升级。

夯实物防基础,实现闭环化管理。结合紫云派出所治安巡查中发现的物防漏洞,按照一个隐患一个对策的思路抓实整改,完成园区周界的加固、提升,4个出入通道设置保安岗亭、车辆道闸等硬件设施。

抓实技防应用,实现智慧化管理。按照公安机关规范标准,建设智慧停车系统1套,安装智慧停车道闸4套,建设智慧监控系统一套,安装高清探头96只, 24小时全天候“站岗放哨”,实现园区视频感知立体化管理。以大理市公安局“慧眼”项目建设为依托,率先参与智慧安防建设,采取“以租代建”方式,在园区入口、出口、娱乐场所内部出入口及其他部位安装人脸抓拍视频探头10只,夯实园区内公安机关智慧化应用基础。

警企联动,精耕“责任田”

设立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站。建立公安机关、园区、入驻企业三方对话机制,每月集中召开一次院坝楼宇协商会,听取意见建议,优化服务管理工作。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安全防范指导等“便企利企”服务。帮助企业健全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联合创意园区对商家入驻园区前开展“四必”审查,即消防安全必审、房屋安全必审、治安安全必审、开办法规必审,经过综合评估达到入园条件的方可入驻,切实提高园区抵御风险能力。

设立联合执勤点。设立大理市公安局紫云派出所泰安警务室华纺执勤点,设置公安执勤警务亭1个,入驻城市“快警”,叠加公安警力,提高见警率,让平安“看得见、摸得着、最直观感受”。定期组织派驻保安员业务培训、应急演练、安全意识,制定符合夜间娱乐消费特点的巡逻防范、定点巡查、延时巡逻等工作机制,派出所、保安员巡逻至凌晨3点,及时处置各类纠纷及突发事件,有力有效维护园区治安秩序。

设置进驻平安“门槛”。在紫云派出所指导下,华纺1958文化创意园与进驻园区商户签订依法依规经营、绿色消费合同条款,约定不得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对涉黄、赌、毒、黑、恶“五涉”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园区有权无条件收回出租房屋,终止租赁合同,违约责任和法律后果概由商户承担,切实把黄赌毒问题堵在园区门外。

提升民意感知效能。紫云派出所在创意园区内大力推广应用市公安局“红袖标社情民意感知系统”,发展保安、企业、商户“热心群众”成为“红袖标”信息员,打通社情信息渠道,织密民意感知网络,实现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整治系统通办、在线秒级响应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