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丽江束河派出所:“3+3+3”描绘共建共治共享“茶马古镇”新“枫”景
发布时间:2022-07-07  责任编辑:符晓

有着“茶马古镇”美誉的束河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面对游客、行业场所、出租房屋多,农村、景区、城区融合的“三多三融合”挑战,作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束河派出所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三前移”汇聚红色力量、“三条线”夯实防控基础、“三朵云”升级便民服务的“3+3+3”机制,实现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保障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和旅游经济发展。

党建引领“三前移”汇聚红色力量

束河派出所把党建工作有机融入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中,通过党务前移、党员前移、关爱前移,实现了党建、队建与业务工作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展。

党务前移,警魂“筑”起来。束河派出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分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专题党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反诈宣传、为民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切实让党员在为民办实事中筑牢忠诚警魂;设立红黑榜,采取“定目标”“日通报”“周纪实”“月小结”“季评鉴”的方式对民警进行考核,按考核结果评定“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党员前移,警务“红”起来。束河派出所紧紧依靠社区党组织,在辖区6个社区建设“红色警务室”,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模范带头开展基层治理和社区日常管理。2020年初,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束河派出所全警投入抗疫一线,与社区其他综治力量一起,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点、医学留观点。为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上空高高飘扬,束河派出所组建了一个由社区民警任支部书记的临时党支部,承担值守、护送、协助救治等急难险重任务。疫情以来,束河派出所的一民警被评为丽江市先进工作者、一民警被评为丽江市抗疫先进个人。

关爱前移,警心“聚”起来。强化暖警惠警举措,着力打造“家”文化,营造“家”的氛围。束河派出所支委班子成员扮演好“家长”角色,在民警、辅警遭遇家庭变故、生活困难、工作迷惘时,主动开展谈心谈话、抓早抓小,全力消除队伍风险隐患,真正让民警辅警感受到党组织这一“大家庭”的温暖。通过最大限度发挥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非党员民警冲锋向前,始终保持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聚焦平安“三条线”夯实防控基础

抓住打击犯罪主业、维护秩序主责、社会共治主体三个维度发力,推动打防管控精准化、靶向化,实现了社会治安有力驾驭、社会治理多方参与、公共秩序明显好转的良性循环,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束河夜话”护牢纠纷“调和线”。针对难度大、隐患大、风险高的“两大一高”矛盾纠纷,派出所盘活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为主体,整合公安、街道办、律师行业协会等十个部门,形成“十方合力”,共同直面和解决问题,真正将矛盾化解在原地。

“束河夜话”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范例,按照“一个班底、一个晚上、一个行业、一个话题、一个共识”的“五个一”工作模式,联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每周利用一个晚上,针对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谈一桌“束河夜话”,知民情晓民意,共商解决办法,实现警民互联互通。如今,民警还专门组建了微信调解群,尝试打造线上版“束河夜话”。

“群防群治”共筑立体“巡防线”。打造由外卖快递、客栈商铺、酒吧等行业场所从业人员组成的9支439人的“红袖标”队伍;组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辖区居民等组成的46支护村队辅助力量;成立以扒窃案件多发地段的20家商铺为重点区域的反扒红袖标情报点……开展“我为大家守护一星期、大家为我守护一整年”的区域联防、店面互动、邻里看护等“平安互助”活动,形成星罗棋布、无缝对接、点线面全覆盖的互助防控体系,铸就平安古镇的坚强堡垒。联防联控以来,辖区居民区、重点单位、部位均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入室盗窃案同比下降20%,单位发案同比下降43%。

“智慧警务”织密技术“布防线”。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率、准确率达95%以上。依托平安丽江视频监控系统,建立475路红袖标视频监控,将公安机关治安防控的“视觉”直接调整到重点部位和重点地段。

建立网上红袖标微信群,强化24小时实时监控,实现视频巡控“天网”与街面巡逻“地网”的有效衔接。与企业实行警企共建,在束河古镇景区安装236个智慧灯杆,灯杆集视频监控、LED信息屏、应急广播、照明、通信基站、环境监测等8大功能。通过打牢智慧社区警务基础,有效提升了辖区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水平。

贴心服务“三朵云”升级便民服务

束河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推行智慧警务打造便民服务升级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云扫码”掌上办。面对“三多三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挑战,为让辖区群众尽快认识社区民警,束河派出所制作550张印有民警微信二维码、联系电话的“警民联系卡”,张贴在交叉路口和酒吧、客栈的显眼处,群众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联系到社区民警,真正实现辖区居民繁杂琐事“掌上办”。

“云群聊”马上办。一个微信群的上线是500人,一个民警的微信好友上限为5000人,但是通过组建微信交流群,每位民警可以让自己的微信宣传范围最高达到10万人次。结合辖区特点及行业类别,派出所民警分别组建客栈、酒吧、出租房、物流寄递业、外卖、银器店等各行业微信交流群200多个,涵盖辖区居民65000多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居民发到群里,社区民警就能分门别类地进行解答,真正实现群众急难愁盼“马上办”“实时办”。

“云联动”远程办。紧盯“平安古城”建设,主动对接联系电信公司“天翼看家”平台,将辖区重点行业的音视频统一接入派出所,构建警民双向互动的“云对讲”系统。目前,已接入涵盖酒吧、烧烤摊、出租房及拉客揽客违法等重点区域的探头103个,实现对辖区治安隐患点的“云联动”“云监管”。如果辖区某酒吧或烧烤摊发生纠纷、某区域有拉客揽客违法等,民警可直接在警务通或派出所值班室通过对讲系统喊话,第一时间发现并对现场纠纷进行前期制止,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为民警出警处置赢得更多时间。

作为束河古镇的平安“守护者”,束河派出所不断探索和实践“3+3+3”的基层治理模式,辖区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9.28%、行政案件同比下降31.06%,矛盾纠纷成功调解率达98%以上,年均获赠群众锦旗20余面,“枫桥经验”已逐步在辖区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