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沉浸式体验出警!“110吗?我迷路了”110:“我们也迷路了”
发布时间:2022-03-01  责任编辑:尹润云

“110吗?你们到哪里了?我们还没有找到路。”

“我们一直在来的路上,但是110也迷路了。”

……

出警民警居然在自己的辖区“迷路”

这是怎样的体验?

近日,红河边境管理支队马鞍底边境派出所接到群众的报警,称其因浓雾天气迷路,请求派出所支援,然而,受浓雾天气的影响,民警在出警途中也在辖区里“迷路”,于是就有了开头视频里,民警和群众双双迷路的场景,后经民警耐心寻找,最终找到迷路群众,并将其安全送回目的地。

最靠谱的“人工”导航

其实,像“110迷路”这样的事情对于红河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辅警来说,早已稀疏平常,因为在红河边境地区大半年都是浓雾天气,特殊的气候环境也给他们带来了“独家”体验,这里部分边境派出所的辖区,大多是零星的村寨和原始山林,除了满足派出所的日常工作,他们还有一项重要职责,负责对辖区边境线巡逻、做好境外疫情防控工作。

(桥头边境派出所民警辅警在边境线上步巡)

雾雨季节里,巡逻在边境线上是一项技术活,路一面靠山,一面靠悬崖,每天驾驶在能见度不足1米的山路上,他们只敢“贴”着山开,然而夜巡在没有信号的山路上,巡边工作更是“停滞不前”。

“车的远光灯照出去前方是白茫茫一片,而四周也是黑的,什么都看不清。”于是他们想出用最“笨”的办法,让随行的一名队员在车前方带路,队员穿着反光背心和打着手电筒,一边观察路况一边指挥交通。就这样,浓雾夜晚 队员们轮流下车接力带路,一个下来顶上去一个,带了一晚又一晚,一年又一年,来来回回走了数万趟。

(马鞍底边境派出所民警在浓雾天带路)

(桥头边境派出所辅警在浓雾天带路)

“带路一趟下来,衣服和着汗水和雾水,有的直接可以拧出水来。”民警何永良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2021年12月,大寨边境派出所接到辖区鲁的马村寨村民的报警电话,称其和邻居发生了纠纷,当天金平县大寨乡雾雨交加,而事发地位于山顶,沿途山路 陡峭崎岖,“路看不清,车开的慢,我一路干着急,只好数拐过的弯道来分散注意力,最后数到第67个弯的时候,前方山路塌方 车已无法往前开。”民警左明俊回忆起那晚出警印象深刻。

下车后,路上山泥湿滑 出警人员连连摔倒,“路上摔的跟头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于是就有了视频中,他们一边挖土开路 一边泥泞前行的场景。那一晚,10公里的出警路,他们却用了整整5个多小时。

当他们一身泥泞出现的时候,村民都被他们狼狈的模样吃了一惊,“还以为大晚上碰到这样的天气,你们不会来了。”

  

随后在民警的调解下,村民们握手言和。事后,村民也给民警左明俊发来了感谢短信,感谢这样一个得不来易的“温暖”夜晚。

“消失”的队友

视频中,民警用手机记录下了在浓雾天气中“消失”的队友,“在这里,一天可以经历浓雾、下雨、天晴各种气候。”民警赵芷仟感触很深,上一分钟还能看见身边的队友,下一分钟可能就看不见队友在哪里了,“有时候给货车查验,一人在车头,一人在车尾,两人都互相看不见。”

(岩甲边境检查站民警雾雨天气执勤)

边境检查站主要负责对进出边境管理区人员、车辆、货物进行查验,每天在露天浓雾环境中持续工作近7个小时,许多民警辅警衣服上的雾珠都能流成水,甚至睫毛都能结成水珠,也是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高强度工作,不少人身体也在无形中损耗,有些民警辅警患上关节炎。

近年来,边境检查站的检查硬件装备,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即便这样,他们仍尽职尽责,保证每个人、每件物品安全。

(岩甲边境检查站民警辅警雾雨天气执勤)

也许,会有人会问,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新警张孟娇给出了答案,“其实,选择这份工作我们就注定要付出更多一些,能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边疆最好的坚守。”无论山高路远,他们都向“你”奔赴而来,“你”的平安就是他们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