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检察窗口 > 正文
青绿、古木、正红、湛蓝……丽江古城到底是什么颜色?
发布时间:2022-09-20  责任编辑:符晓

    “丽江古城,是什么颜色的?”

无论是多次来到丽江古城短居的旅人,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寻找诗和远方的追梦人,都会试图去找到一种奇妙又贴切的颜色来形容古城令人怦然心动的美。

走在古城五花石路上,眼前的古树绿柳与碧波,让人脱口而出“丽江古城是青绿色的”;徜徉在古巷之中,古居、古迹、古建筑,又令人不禁感叹“丽江古城是古木色的”……

其实,丽江古城还流淌着一种赓续了无数人精神血脉的颜色,那便是英烈红。碑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丽江县于1949年7月1日宣告解放”两行楷书的丽江解放纪念碑,以及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旧址等,这些革命遗址不仅铭刻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丽江各族群众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勇于胜利的精神,也为丽江古城染上了一层令无数人观之内化于心的红色。

以检察蓝促英烈红,革命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红色资源,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以实际行动助推革命文物专项保护,立案办理了督促保护丽江市古城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自此,丽江古城中又增加一抹守护正义,永不褪色的检察蓝。

“青绿色+古木色”丽江古城让人怦然心动的颜色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自古以来是纳西、白、藏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古城北依象山,西枕狮子山,主街伴水,小巷临渠,350多座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居及五花石路面相映成趣,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城”。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 ,文化内涵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以其秀丽和谐的自然风光和古城风貌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

“你们看丽江古城这大片的青绿与古木色,多美!”古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冉光萍与古城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阙之晟,从古色古香的小巷,一路走向青绿遍野的狮子山间,边走边说道。

这条小径是通往位于狮子山西面丽江解放纪念碑的必经之路,自从将“以检察蓝促英烈红”这个信念放入心间,扛在肩头,他们便时常奔走在保护丽江古城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路上。

“检察蓝+英烈红”丽江古城令人内化于心的颜色

丽江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这里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丽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和其它遗址,这些遗址铭刻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丽江各族群众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勇于胜利的精神,是丽江一笔宝贵的革命和文化遗产。

而作为一城中心的古城区,更是有丽江解放纪念碑、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旧部、红太阳广场毛泽东塑像、开南研习所、茶马古道邱塘关遗址、迎恩桥等多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这些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红色资源,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

“如果不是来到这里游览,我们都不知道丽江古城竟还深藏着如此深厚的红色革命传统,这次丽江之旅,真是不虚此行。”在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旧址游览的几名游客纷纷感叹道。

保护革命文物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对历史的铭记。古城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推动“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实际行动助推革命文物专项保护,立案办理了督促保护丽江市古城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检察建议+宣告送达”助推革命文物专项保护

2021年,古城区检察院经调查发现,全区包含丽江古城内的9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没有落实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发展规划和控制性保护措施,缺少对革命文物保护发展、引导和管理,致使革命文物存在保护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于是,古城区人民检察院向区文旅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区文旅局完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具体保护管理措施,做到一文物一保护;摸排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查处文物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加强宣传引导。

下一步,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践行“以古城保护为中心、助推丽江旅游发展新业态”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理念,立足古城特色与保护实际,在党委政府、上级院领导、指导下积极推进“党委主导、政府参与、检察监督、多部门联合执法”的丽江公益诉讼保护模式,为实现“依法行政、有效监督、效能履职”的双赢多赢共赢目标,为党委政府对古城区的定位及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