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昆明五华区:携手落实“两法” 共护祖国未来
发布时间:2022-06-02  责任编辑:汪雨春

近日,昆明市五华区召开落实未成年人“两法”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过去的一年中,五华区成立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各职能部门在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落实未保法六大保护职责、依法能动履职方面守正创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营造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氛围

聚焦宣传,五华区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区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重点内容,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公安五华分局、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普法志愿者作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送法进校园,持续开展以案释法、宪法晨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特色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2021年以来,五华区共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200余场,受教育师生9.4万余人。区文明办、区妇联充分利用“五华区未成年人关爱中心”、青少年宫、“社区家长学校”“妇女之家”等平台阵地,持续开展“五华区新时代好少年”“童心向党”“法入家门”“把爱带回家”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20余场次,着力陶冶青少年道德情操,增强青少年维权意识。

五华区卫生健康局还联合多家单位开展“青春健康伴我行”知识巡讲活动,在辖区内的长城中学、师大实验中学、昆一中,为1000余名高中学生讲授预防艾滋病和生殖健康知识,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华区委网信办打造卡通IP“五小网”,拍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短视频、普法剧,以视频、动漫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安全使用网络。

织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网

紧密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保护,五华区突出重点,织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网。

家庭保护方面,为营造良好家庭环境,教育家长“依法带娃”,今年来,五华区妇联共组织开展4期家庭教育促进法专题讲座,并依托妇女儿童维权三级网络,处置涉未成年人信访案件5件,化解各类婚姻家庭矛盾31起。全区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推出家庭教育相关主题讲座,主动到学校为家长培训共计48场。五华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通过随案指导、专业辅导、介入干预等方式对涉案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将家庭教育和对未成年人的精准帮教有机结合起来,实现“1+1>2”的效果。五华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分别于今年年初各自制发了全省首份家庭教育令,有效监督“甩手家长”履职管教,依法带娃。

学校保护方面,五华区教育局和体育局在全区各中小学均100%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健康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减少因心理疾病引发的安全事件。常态化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台账、科学管理,确保适龄未成年人完成义务教育。建立校园安全日常巡查工作机制,有序推进“警校家”模式,完善区属学校一键式报警装置和人脸识别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校园安全建设水平。公安五华分局按照“护学安全岗”要求,已做到全区268所中小幼校点上放学高峰时段巡逻警力、“三见”全覆盖。

社会保护方面,五华区制定《昆明市五华区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并针对辖区内学校、酒店、医院、社区等人员流动性强、密集度高的场所,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五华分局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张贴标语、法治宣讲等方式,向公众广泛宣传强制报告相关内容。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加强对营业性娱乐场所、网吧的监管,加大对上述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的处罚力度。截至目前,共检查网吧、娱乐场所321家次。公安五华分局持续开展“三查三告知一宣传”统一集中行动,今年以来围绕部分中小学及周边重点区域,开展了4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主体责任、“七小”场所整治工作,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网络保护方面,五华区委网信办加强对微视频、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网络巡查,对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等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开展全天候网络巡查。今年1至3月,五华区共发出网络舆情预警34条(次),回复率100%。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儿童电话手表清理整治”“鱿鱼游戏”“剧本杀”“弹窗违规推送”等专项整治工作,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

政府保护方面,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五华区各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统一制作并下发“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牌匾,做到挂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根据现行政策,及时将各类符合条件的特殊困境儿童100%纳入保障,通过社会化发放或者拨款形式,按月足额发放生活补助、助学补贴。今年1-5月,共发放基本生活费共计44.19万元、助学补贴共计1.65万元,并为特殊困境儿童购买202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司法保护方面,五华区政法各部门和团区委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持续落实好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陪同讯问等特殊制度,实行未成年人案件法律援助律师“一办到底”制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出台《罪错未成年人分级矫治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好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分级处置、精准帮教和保护救助工作。五华区人民法院构建了独立的家事少年法庭,实行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专业化综合审判。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成立了未成年人警务工作委员会,组建了一支90人的未成年人案件调查组,使未成年人警务工作更为专业规范。五华区人民检察院积极链接多方资源,合力打造五华区未成年人关爱中心,开启司法保护与社会综合保护相融合的新模式。关爱中心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对未成年被害人全方位综合司法保护,已成为五华区未成年人保护的一张亮丽名片。

积极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大格局

齐抓共管,五华区委政法委发挥督导检查综合考评职能作用,将“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年度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在五华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的统筹下,五华区以“护苗联盟•绿书签行动”为抓手,成立了包括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等多家单位在内的首批五华区“护苗联盟”,形成行政监管、企业自律、群众参与、学校引导、家庭教育为一体的“护苗”综合安全体系,助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五华区文明办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联动多部门开展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烟酒和彩票销售的定期和突击检查,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五华区人民检察院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职能机关依法履职的“都管”,有效推动诉源治理,通过检察机关的精准监督,促进具体问题的靶向施治。

2021年至今,共发出各类检察建议29份,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教体、文旅等部门,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针对旅馆、酒吧、洗浴行业违法接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文身、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未成年人在电竞酒店上网等突出问题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有效净化了行业经营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织就了严密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