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智力援助为龙头,以审判业务援助为抓手,以物质装备援助为支撑,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新格局。”近日,全省法院支持迪庆州两级法院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交流的10年援藏工作汇报受到充分肯定。
10年来,曲靖、维西两地法院干警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携手奔跑在追梦路上。
精准施策补短板,“硬件”插上科技的翅膀
“法官,明天就要开庭了,但我前两天上山砍柴受伤,不方便出门怎么办啊?”
“别担心,我们可以线上开庭……”
这是近日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运用“云上法庭”平台审理的一起案件,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司法服务“零距离”前的一幕。
为了能顺利开庭,承办该案件的法官提前向案件当事人详细解说了如何使用“云上法庭”进行远程视频。开庭当日,承办法官通过“云上法庭”连线当事人,在核实身份后,现场庭审和“云上法庭”同步进行,成功审理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庭后,当事人亦通过出庭小程序对庭审笔录进行核对后签字。
维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之一,地处云南省西北边陲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心腹地带,古代滇西北“茶马互市”汇集点,茶马古道重镇之一。维西县辖区内傈僳、藏、汉等20多种民族聚居。成立于1950年8月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现有干警66人,其中员额法官14人、聘用制书记员15人,年办理案件上千起。
近年来,曲靖中院先后组织由综合、行装、政工及审判执行等多个部门参与的调研组到迪庆法院开展调研8次,实地了解对口援助法院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为曲靖中院开展援助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40余次对维西县人民法院疑难复杂法律适用问题开展在线交流,安排审判骨干资深法官陈铭军、余谨进行指导,实现两地司法资源共享。
2012年开始援助工作以来,曲靖中院先后开展了3轮8次资金援助,实际到位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受援法院职工食堂建设、人民法庭建设、购置干部备勤房及模块化机房建设、特色法庭改造等法院硬件提升。受援法院工作硬件实现“变道超车”。
资源共享强素质,打造队伍“升级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伟大井冈山精神将久久激励着我,挥洒青春,不负韶华,学而致知,学而力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9月27日,在曲靖中院2022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暨党性教育政治轮训学习心得分享会上,来自维西县人民法院的干警达瓦卓玛通过视频方式,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
援助工作中,曲靖中院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先后7次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援助工作。其中投入保障经费20余万元,6次邀请维西县人民法院61名干警参加曲靖中院组织的能力素质提升班培训,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知名院校培训。维西县人民法院案件审理水平由低到高,基础设施建设由弱变强,司法为民的领域不断拓宽,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
其间,曲靖中院5次邀请迪庆中院、维西县人民法院到曲靖两级法院交流考察,分享在法院建设和审判执行工作方面的好方法、好经验。曲靖中院选派3批3名政治过硬、业务优良的曲靖法院业务骨干到维西交流挂职,他们带着深情、带着专业、带着憧憬,奔赴维西,把异乡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3次组织审判业务骨干,到维西县人民法院就民事审判、环境资源审判等重点业务进行授课,加大对审判工作的指导力度,帮助同行提升业务水平;接收2批2名维西县人民法院年轻干警到曲靖挂职,着力提升干警个人业务能力;通过现场讲述和视频录播方式,3次邀请受援单位法院干警、派出交流挂职干部召开对口援助工作经验交流会,交流挂职及学习培训心得,共同提升两地法院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虚怀若谷学经验,两地携手写新篇
10年来,曲靖中院对口支援工作实现资金援助与智力援助相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助力受援法院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为受援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2019年1月10日,曲靖中院组织人员前往维西县人民法院“探亲”,详细了解维西县人民法院辖区人口、资源和法院工作情况,重点了解了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和法庭建设等情况,提出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导向,打造边疆民族地区法院队伍“升级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精准施策补短板,虚怀若谷学经验。曲靖中院做好援助工作同时,要求曲靖两级法院树立“援助也是学习”的意识,引导广大干警认真学习受援法院“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作风,深入学习受援法院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好做法,为曲靖、迪庆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