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银行卡和身份证,帮忙刷脸,就能有高额报酬?!”这么一听你会不会以为“生财有道”,殊不知快要变成电信诈骗犯的“进狱系”帮凶,其中所涉及的罪名就是位居全国高发率第三的帮信罪,“帮”“信”“罪”,明明是三个易懂的汉字,合在一起却让很多朋友一知半解,那什么是帮信罪呢?
案件还原
出借银行卡也有“判头”?警惕无形之中变帮凶
近日,红河州建水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帮信罪案件。被告人王某听信朋友所说,将银行卡借给他人跑分(转账)可以获得报酬,遂将银行卡、取款密码、身份证和手机提供给三名陌生男子进行操作转账,在陌生男子们操作转账过程中积极提供刷脸认证协助转账。转账结束后,三人将身份证归还给王某,并支付3万余元作为酬金。
短短一上午,王某名下银行卡内流水高达147万元人民币,这边王某坐收渔利,电话那一头,30余名被骗人的合法利益却在遭受侵害。
3名陌生男子的团队通过冒充银保监会工作人员、商城客服等角色,声称缴纳保证金、提交解冻金可提供代办信用卡及贷款,恢复征信等服务,或是告知被骗人员快递损毁或丢失,缴纳一定金额可申请高额理赔,一边要求被骗人员将款项打入王某的账户,一边借助王某的账户作为中介转移赃款。
王某并未亲身参与到电信诈骗之中,但其以获利为目的,将银行卡和身份证提供给电信诈骗犯作为实施犯罪行为的工具,已满足构成帮信罪的条件。在法庭上,王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表示自己因为不知法而犯法,后悔莫及。
最终,王某被判处一年零二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9000元,依法继续追缴违法所得30900元。
以案说法
不劳而获“刑”不“刑”,认真工作生活才是硬道理
因为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以及对帮信罪的不了解,王某的人生发生巨大转折,从大有可为的青年到锒铛入狱的囚犯,为我们留下的不光是叹息,更应该是反思。
帮信罪在隐蔽的角落与电信诈骗相伴相生,它寻找不了解帮信罪为何物、初入社会经验不足、妄想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人为对象,让其一步步踏入电信诈骗犯精心构建的陷阱中。
这样的隐蔽性与恶劣性,更需要人们擦亮双眼,加强学习,才能反诈成功。为提防、远离帮信罪,请大家收下以下建议: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一旦丢失要立即挂失,及时注销,不要随意丢弃、买卖;
日常生活中不轻易将自己名下银行卡出租、出售给他人使用,尤其是知晓对方可能将该卡用于非法用途时,否则极易被以帮信罪追究刑事责任;
端正心态,树立正确观念。美好生活应该靠双手的劳动去创造,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一夜暴富的美梦背后早已标好了应付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