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化解矛盾好帮手,华坪法院“福撒玛”调解室很暖心
发布时间:2022-09-15  责任编辑:符晓

丽江市华坪县,地处川滇交界,少数民族占全县常住人口的32.4%,具有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华坪县人民法院为进一步推进多元解纷工作纵深发展,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以司法为民为主线,融合民族特色文化,于今年4月因地制宜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调解室——“福撒玛”调解室。

“福撒玛”在傈僳语中寓意幸福美满,也是原华坪县副县长贺九氏的婚名,贺九氏是华坪县新庄傈僳族傣族乡腊么村人,1954年起她历次被选为省人民代表,1958年至1966年任华坪县副县长。她多次调解民族纠纷,促进民族团结,在华坪县及周边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贺九氏致力于发展生产,宣传贯彻民族团结政策,关心群众生活,为华坪县与临县边界的民族团结及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华坪县人民法院为调解室取名为“福撒玛”,寓意了民族团结和生活幸福。

在“福撒玛”调解室里,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特聘调解员李铧兵。李铧兵在退休前曾任华坪县人民法院四级高级员额法官,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尤其擅长家事纠纷调解。李铧兵退休后仍不褪色,担任诉前调解员,主持诉前调解工作。

自调解室成立以来,华坪县人民法院坚持法理情相融,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同时,节约司法资源,减少当事人诉累,得到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取得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福撒玛”调解室的成立,是华坪县人民法院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的探索和延伸,也是对践行“枫桥经验”的有益尝试。下一步,华坪县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福撒玛”调解室的作用,用接地气的司法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多途径、低成本、高效率的纠纷解决方式,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