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诈你我同行 共建平安云南 > 打击养老诈骗 > 正文
守好群众“钱袋子”,“三个工作法”筑牢反诈防线
发布时间:2022-05-16  责任编辑:汪雨春

为牢牢守住辖区群众的“钱袋子”,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丽江市玉龙县公安局白沙派出所深入践行“三个工作法”,紧紧围绕“全区域覆盖、多渠道推进、精准化宣传”的工作思路筑牢反诈防线“最后一公里”。

项目工作法夯实宣传基础

融合群防力量,浸润式宣传。白沙派出所牵头面向村组干部开展各类反诈知识培训,重点讲解各类新型电诈手段和套路、防范措施和反诈技巧,解决了“宣传力量不知道讲什么,不知道怎么讲,不知道讲给谁听”的问题。截至目前,白沙派出所共利用法治夜校活动开展集中宣传85场次,开展法治宣传42 次,农村大喇叭宣传反诈知识26次。发动各村网格员积极参与到反诈宣传中,利用网格员分布广泛和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牵引43个村组最小反诈宣传单元多向发力、齐头并进,实现反诈宣传工作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以网格筑牢反诈“防线”,实现了全区域覆盖宣传。

聚焦源头治理,精准式宣传。结合日常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安全检查、“三查四告知”“金钟罩”以及“国家反诈中心” APP推广等工作,白沙派出所对辖区景区景点、客栈、项目工地等涉及采集、存储公民信息的重点行业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同步开展公民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普及宣讲,杜绝信息流失造成的受骗隐患。在商铺、广场等人员易聚集、流动的场所张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贴,发放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宣传册,悬挂反诈横幅、标语,营造人人参与、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筑牢守护广大群众“钱袋子”的首道防线。截至目前,白沙派出所共计发放宣传材料 6625份,利用“金钟罩”“国家反诈中心”电话劝阻群众463人,受理群众咨询689人次,受教育群众达8236人。

一线工作法夯实浓厚氛围

线下宣传有重点。“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如果被骗,需保存好相关凭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派出所根据不同骗术潜在的受害群体开展侧重性精准宣传,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针对养殖户、土地承包大户、企业经营者等群体侧重开展冒充领导干部诈骗、网络贷款、投资理财等诈骗宣传;针对青少年易受骗、易成为帮信犯罪群体的特点,社区民警借助“开学第一课”,走进校园向学生群体开展买卖游戏装备、账号类诈骗宣传,普及涉“两卡”违法犯罪,保护好学生“钱袋子”的同时,也为防止学生被诱骗成为诈骗分子“洗钱”“跑分”的帮凶装上第一道保险;针对女性群体易成为网络刷单、兼职理财、“杀猪盘”类诈骗潜在目标,利用三八妇女节、“三多节”等活动及时跟进宣传;针对老年人群体,巧用民族语言“点对点”开展法治宣传,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织密养老诈骗“防护网”。

线上宣传广覆盖。坚持反诈工作“从网民中来,到网民中去”,民辅警们以入户走访、日常检查、信息采集等基础工作为契机,积极进圈入群,发挥企业、单位、村组等微信群阵地优势,积极转发推送各类防诈妙招、诈骗案例等,让反诈宣传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同时,针对当下群众对短视频等新兴媒体接受度高的特点,民辅警们牢牢树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思想,积极主动自学短视频录制、剪辑,既提升了个人反诈技能,也增强了反诈宣传质效。截至4月份,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各类宣传作品34条,转发2000余次,累计播放量近万人次。

典型引路法夯实宣传效果

用活身边事例。社区民辅警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宣传方式,向辖区群众讲解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列举常见的诈骗手段,告知群众对于来路不明的汇款要求和陌生链接,不要轻信和点击,应多向民警咨询求证,谨防上当受骗。从而有效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进一步构筑起全覆盖、多领域、多层次的反诈宣传阵地,最大限度避免群众财产损失。

引导群众参与。群众既是电信网络诈骗的潜在受害人,也应该成为反诈工作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白沙派出所在日常宣传中充分调动辖区群众、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反诈宣传,打通反诈宣传力量的末梢神经,以宣传受众的裂变效应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宣传的良好氛围。

反诈锦囊送上,希望大家牢记口诀,捂紧“钱袋子”

个人信息很重要

密码账户保管好

不听不信不转账

不给不要不上当

小心谨慎防诈骗

不明链接不要点

共织安全防护网

诈骗分子无处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