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山州政法工作迎难而上、创新求变、全力攻坚,重点打好疫情防控等6场硬仗,切实维护了文山安定祥和的大好局面。
2021年,文山州将以平安文山、法治文山建设为统领,扎实抓好每项具体工作,用文山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如何实现既定目标,近日,记者专访了文山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书记聂涛。
记者:“十四五”开局之年,文山州政法工作有什么样的打算,有哪些谋划,怎样去落实?
聂涛:文山州政法系统将继续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新时代“西畴精神”,全面落实文山州委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六场大考”“七个关键”和2021年“十项重点”,推动新时代文山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紧盯社会治理,全面冲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州市。提前谋划,结合文山州情特点,着重突破通道管控难题,以强化机场、高铁、高速和边关要道查缉为重点,全面提高通道管控难题,有效遏制过境犯罪,为祖国守好“滇东南大门”;突破社会维稳难题,密切关注社会矛盾、经济金融、网上乱象等风险,努力实现“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目标;突破缉抢治爆难题,结合文山特殊的州情实际,全力抓好缉抢治爆“飓风”行动,坚决防止枪爆物品从文山流向内地;突破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难题,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位一体”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模式,推动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例压减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紧盯强边固防,提升文山州治边能力水平。边境是文山州最大的州情,文山州坚持“打、防、治、建”同向发力,将打击锋芒直指偷越国(边)境、走私等违法犯罪;持续推进州、县、乡、村、组领导干部挂包边境管理的“五级段长制”,举全州之力打赢边境疫情防控阻击战;治理上,树立“全州一盘棋”思想,以走私销售市场、接纳“三非”人员务工企业、“四黑”人员等为重点,加大排查整治,铲除跨境违法犯罪土壤;建设上,将围绕省委提出的“五个一”要求,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申报和实施好“十四五”强边固防项目,走好“建设强大固稳现代边防”第一步。
紧盯扫黑除恶,把专项斗争成果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动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推进扫黑除恶机制化、常态化。将以黄赌毒、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矿产资源等“十大乱象”治理为重点,把乱象丛生的行业治理清爽,为“文山之治”赢得主动,为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
紧盯队伍建设,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全面掀起一次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坚决清除政法队伍里的害群之马,整治好顽瘴痼疾,标本兼治,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记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山州政法工作将以什么样的工作举措展现担当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
聂涛:文山州将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把2021年作为文山政法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年,千方百计谋全局、打基础、利长远,使文山州政法工作从局部提升向整体提升转变。
打造社会治理“前线指挥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将履行好平安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时刻把平安法治建设抓在手上。各有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分领域分行业推进乱象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市场整治、命案防控、行政执法等工作,让行业治理井井有条,为“文山之治”贡献力量。
州、县(市)两级将建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联络员工作制度,全面准确掌握情况,提高工作精准性。发挥好纪委、监委、组织部、政法委、人社局“综治五部门”作用,从综治督导、综合考核、政策支持等方面,一盘棋谋划、多维度发力,切实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
打造社会治理“前沿战斗堡垒”。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前沿战斗堡垒”,文山州将全面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建设,推动政法力量沉到最基层、坚守在第一线。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延伸到社会治理每个细胞,切实“抓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做实乡镇政法工作。从今年起,州级将委托第三方,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开展群众安全感调查测评,靶向开展平安创建。加强村(社区)“微治理”。以村、社区、组、小区为单元,把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乡风文明、民生服务结合起来,“一村一策、一地一策”,认真研究推进基层“微治理”,舒缓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集小平安为大平安。
打造网格化治理新格局。把“格”划细划小,把“网”织密织牢,下足“绣花功夫”,探索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服务落实在基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开创平安文山、法治文山建设新局面。(云南法制报记者 朱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