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昭通如何布局2021年政法工作?特别是在政法队伍建设和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昭通、法治昭通方面有何新举措、新亮点?日前,记者专访了昭通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马忠华。
发扬“昭通精神”推动平安法治建设
记者: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昭通、法治昭通,昭通政法工作下一步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马忠华:今年昭通政法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中央和云南省有关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昭通“三个较低、四个最”的主要特征和“滇川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的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总要求,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为重点,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认真履行好《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赋予的政法职能,充分运用好平安建设领导协调机制、依法治市工作机制和扫黑除恶工作机制3个平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昭通,为滇东北开发提速和崛起营造高质量的社会环境。
昭通政法系统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努力把思路变方案、把方案变行动,实实在在抓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始终坚持昭通“133”工作思路,大力弘扬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的“昭通精神”,为昭通提速和崛起提供坚实的政法保障。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
记者:昭通如何加快推进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设?
马忠华: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昭通政法工作立足党中央决策部署创造的良好条件带来的大好机遇,深刻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不断强化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有效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具有昭通特质的高原特色产业体系,有效改变“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现状贡献政法力量。
昭通突出抓好维护政治安全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开展打击整治,始终保持对突出违法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开展滚动排查,做好帮扶解困,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防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的要求,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严打突出违法犯罪,下大力气解决“黄赌毒”“盗抢骗”等侵财犯罪发案多、破案少的状况,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
同时,突出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形成符合昭通实际、具有昭通特点的社会治理工作模式。共同抓好命案防控、信访治理、交通安全和毒品整治工作,抓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营造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法律服务市场,不断丰富公共法律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量,让群众享受到便捷、精准、长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队伍教育整顿
记者:如何锻造新时代昭通政法铁军?
马忠华:昭通将从严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决打好这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正风肃纪的攻坚战,着重解决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市政法机关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突出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坚持刀刃向内割除毒瘤。结合政法工作实际,将政法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到基层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增强斗争本领;开展岗位练兵,弘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公安民警、司法警察要举行“大比武”活动,法官、检察官、书记员要开展业务竞赛,多渠道、多形式锻造业务过硬政法队伍。对因公牺牲、因公负伤的干警及其家属子女,要及时给予抚恤、长期帮扶慰问,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政法英模精神,加大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力度,激励和引领广大政法干警忠诚履职、为民服务、担当作为。昭通政法干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奋力推动全市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滇东北开发提速和崛起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