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奋力推动云南省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 实践成效 > 正文
锻造过硬铁军!云南公安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发布时间:2021-08-25  责任编辑:汪雨春

  2021年8月25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公安厅供图

  2020年8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

  亲自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

  为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事业发展

  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

  云南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

  以重要训词精神为指引

  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坚决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图源:视觉中国

  一年来,云南公安机关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为遵循,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云南公安铁军,全力做好保安全、护稳定、稳边境、抗疫情、促发展各项工作,筑牢云南边疆安全屏障,确保全省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平稳。

  牢记重大嘱托,坚决铸牢忠诚警魂

  全省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强化思想武装。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等学习制度,把学习贯彻重要训词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490余次,学习交流、专题研讨4600 余场次,边境州县公安机关创新“送学上门”、开办“火塘夜校”等举措,不断强化思想武装。

  严明政治纪律。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健全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回头看”机制,扎实推进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和公安部党委政治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出台《云南省公安机关政治督察实施办法》,按照“督政治、督班子、督纪律、督落实”的思路,对25个厅直单位和16个州市公安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政治督察,压紧压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政治责任。开展“肃流毒、除影响,清源头、树正气”专项行动,坚决肃清周永康、孟宏伟、孙力军及白恩培、秦光荣等流毒余毒影响。

  强化政治担当。始终胸怀维护云南边疆稳固的“国之大者”,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意志,坚决维护好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全省涉藏地区连续13年保持稳定,圆满完成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任务。积极投身抗疫工作,边境州县公安机关连续保持高等级勤务,24小时联防联控,切实筑起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人民防线和坚固屏障。

  2020年,省公安厅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年以来,针对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面临的形势任务,部署开展“六查六强”主题实践活动,坚持问题靶向、突出查摆整治,从信念信心、忠诚履职、严密防控、科技支撑、制度保障、纪律作风等6个方面提出针对性补强措施。

  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尽职服务人民

  坚持平安就是最大的民生。深化第五轮禁毒人民战争,全省禁毒斗争形势稳中向好。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今年上半年电信诈骗案件顺利实现“两降两升”目标(立案数、损失数下降,破案数、抓获数上升),云南境外赌场、诈骗窝点规模持续萎缩,出境参赌、参诈人员数量大幅减少,跨境违法犯罪受到极大遏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清除了一大批社会“毒瘤”。对各类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今年上半年全省命案数同比下降18.14%,“两抢”、盗窃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2.3%、5.8%,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坚持以民意为导向。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排查矛盾纠纷10万余起,化解率达94.4%,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围绕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以“向人民报告”为主题,组织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警民恳谈”“开门评警”等爱民实践活动4万余次,听民意、察民意、汇民智、解民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98%的户籍管理业务和70%的交通事故处理业务实现“一网办”;建成覆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的194个“公安自助便民超市”,为85万无户口人员解决了落户难题;202项“最多跑一次”承诺事项全面落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布19项民生实事计划,推出实践活动事项1.5万余项,出台便民利企措施2300余条,为民办实事4万余件,努力用公安民警的辛苦指数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恪守法治精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树牢法治理念。全面推行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一线民警学法用法制度和执法培训机制,去年以来全省累计培训民警6万余人次,全警法治理念不断增强、执法水平不断提升。

  规范执法程序。全省建成州县两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63个,升级改造智能化执法办案区302个,健全完善执法办案制度机制,落实重大案件、执法问题、过错追究集体讨论制度,深化执法公开,用机制管住“人”,用制度管住“案”,用公开管住“权”,切实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强化执法监督。深化信息化大数据运用,以“云南公安智慧法治平台”为依托,针对公安执法领域风险点开展预警防范,实现执法办案活动全过程记录、智能化监督、可回溯管理,坚决整治干预执法司法和过度执法、逐利执法等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围绕整治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顽瘴痼疾,建立网上登记模块,出台配套制度机制,有效解决民警对违反“三个规定”线索“不愿报、不敢报、不想报”的问题;通过公安局长宣讲、开通督察平台、设立举报电话、张贴标语标识、网络宣传普及等形式,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从严治警,锻造过硬铁军

  以队伍教育整顿为牵引,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警风。自2019年11月起开展为期一年的“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以接处警、受立案、“放管服”、派出所报表清理等为突破口,集中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其中,全省派出所报表压减率达96%,16个警种实现报表“清零”,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巩固全国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红河试点成效,紧盯公安机关政令警令不通畅、贯彻落实有差距、纪律作风宽松软、服务基层不到位和“机关病”、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顽瘴痼疾,坚持清单式、责任化、项目化推进,确保问题整治到位;严厉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以案剖析、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不断纯洁公安队伍;突出政治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全面考量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目前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第一批已达到预期目标,第二批教育整顿正有力有序推进。大力弘扬英模精神,聚焦推树“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云岭楷模”张从顺、张子权父子重大典型,开展巡回宣讲20场,在全省掀起学习宣传热潮,为全省干部群众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在全国形成重大影响。

  在张从顺、张子权重大典型引领下,全省公安机关深入挖掘、持续宣传身边的英雄模范和先进事迹,推树基层先进集体336个、先进个人1310个,举办英模事迹报告会(宣讲会)267场次,积极营造学习英模、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激励全警坚决履行好为国守边、为民尽责的职责使命。

  去年以来,临沧公安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大力弘扬“云岭楷模”张从顺、张子权同志“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英模精神,统筹推动边境地区打防管控建治工作,确保了临沧方向边境疫情可防可控、跨境犯罪打深打透、强边固防有力有序。

  求真务实树典型、学先进,用最高的政治站位鼓舞士气

  临沧公安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的主要载体,狠抓政治教育和忠诚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公安民警把强边固防作为“国之大者”,牢固树立“疫情终将过去、边境从此不同”的理念,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坚决扛起“为国守边、为民守护”的重大职责使命。

  选树了“云岭楷模”张从顺、张子权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党支部等一批忠诚践行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的先进典型,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做到了身边有教材、学习有榜样、干事有标杆,在公安队伍中汇聚了一股“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强大正能量。

  在训词嘱托的鞭策和英模精神的激励下,全市公安民警坚持“公安党旗红、疫情我先上”,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边境管控、疫情防控和社会面稳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贡献了临沧力量。

  精准发力抓打击、促防范,用最严的整治措施震慑犯罪

  临沧公安紧盯跨境犯罪的组织者、运输者、参与者,聚焦边境线、输出地、中转站、落脚点,采取 “大数据综合应用、多警种合成作战、全链条打击除源、各区域协同治理”的技战法,持续向跨境违法犯罪发起集群战、攻坚战、歼灭战。人、技、犬协同作战,严查物流寄递,严打手机卡和银行卡犯罪,坚决铲除滋生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境违法犯罪的土壤。充分发挥中缅禁毒、打拐、反恐联络官办公室协调作用:

  实现了“偷渡问题基本遏制、跨境犯罪受到震慑、边境治安明显好转”的目标。

  全力以赴担使命、战疫情,用最强的力量严防死守

  临沧公安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调研临沧边境时的重要讲话要求,严格落实“五个管住”“五级段长”“五个全面”的责任措施,坚持拦截、劝返、留观、打击、处罚、带离“六步走”分类管控,有效拦截往来边境地区重点人员5.6万余人次,累计采取隔离留观措施2.5万余人次。我们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同步推动,按照铜墙铁壁的要求,在近300公里边境线上安装了大批视频监控和智能设备,建成了一批抵边警务室、抵边联防所、抵边执勤板房和物防拦阻设施,强边固防迈出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新步伐。

  积极探索疫情形势下以房管人、以车管人、以路管人、以网管人新办法,建立了视频巡查三包三定责任制、跨境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制度、5户联保10户联防网格化管理制度,创新实施外籍人员乘车报备制度、餐饮外卖行业发现可疑人员报告制度、出租房屋业主和租客信息同步申报制度,常态化地毯式开展“三查三清四告知”专项行动,边疆社会治理闯出新路子。

保山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一年来,全省公安禁毒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克服疫情影响,聚力“净边”专项行动,大力实施“清源断流”战略,保持禁毒严打整治态势,实现了全省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完美收官和第五轮禁毒人民战争良好开局。全省公安禁毒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坚持党对禁毒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从政治高度深化禁毒工作的历史自觉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自觉从服务保障“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认识和推进禁毒工作。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第五轮禁毒人民战争实施方案》,出台《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实施细则》,以整治毒品突出问题和禁毒示范创建为引领,不断推进禁毒工作落实落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公众参与的禁毒工作大格局。

  强化为国禁毒的政治担当,全力遏制境外“金三角”毒品渗透危害

  强化“云南多缉毒、内地少受害”的使命担当,不断严密边境、省内、出省口子三道防线和“陆水空邮物”立体查缉体系,坚持公开查缉、专案侦查和专项打击相结合,全链条打击跨境毒品违法犯罪。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最大限度遏制吸毒人员新增和巩固戒毒成果

  坚持人民立场,积极完善清理排查、收戒管控、自愿戒毒、强制戒毒、戒毒康复、关怀救助相结合的全环节禁吸戒毒体系,持续推动禁毒预防教育全覆盖、吸毒人员全管控、戒断回归全深化和涉毒人员全脱贫,遏制毒品滥用危害。一年来,全省查获吸毒人员36512人次。

  推进数字禁毒体系建设,提升禁毒工作整体效能

  围绕“禁毒建、全警用,云南建、全国用”的定位和“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深化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建设应用,破解禁毒工作打击、管控、防范难题,实现禁毒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年来,全省依托大数据破获毒品案件超过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

  切实发挥禁毒战略抓手作用,有效服务全省跨越发展大局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统一,深化禁毒国际合作内涵和外延,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多边禁毒合作机制,与缅、老、越3国建立完善禁毒执法合作机制。

  一年来,全省公安环食药侦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围绕建党100周年和COP15安保主线,在省公安厅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公安部七局的有力指导下,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强化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全力维护我省生态环境安全。

  提高政治站位,全力组织推动

  省公安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部署,制定《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任务分工方案》,细化任务措施,压实属地和警种责任。组建生态环境与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简称环食药侦总队),下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环食药侦工作的意见》,推动州(市)、县(市、区)两级加快组建专业队伍,健全全省公安环食药侦工作体系。召开全省专门会议,安排部署生态环境领域系列专项打击和整治行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保护工作。

  坚持重拳出击,强化专项打击

  结合“昆仑2020、2021”专项行动,构建“1+3+N”专项整治格局,聚焦“让山更绿、让水更清、让生态更和谐、让人民更幸福”,向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

  组织开展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重点时期启动战时机制,组织3支突击队下沉基层一线作战,在全省严把自然保护区“出口关”、市场“流通关”、物流寄递“运输关”、旅游景点和餐馆饭店“消费关”四个关口,筑牢野生动物保护最严执法防线。

  组织开展“长江禁渔”、严厉打击破坏“九湖六水”、严查森林火案等三个专项行动。以“治山理水”为重点构建系统化严打整治体系,强化专案侦办、提级督办、司法提前介入等措施,推动深度防范、精准打击。

  组织开展严打破坏森林资源、严打破坏野生植物等多个专项行动。坚持“哪里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哪里”,领导靠前指挥、班子挂钩联系,联合属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实施森林生态“全环节、全链条、全方位”严打整治。

  健全工作机制,深化标本兼治

  深化警务合作和部门联动,不断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长治机制,省公安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七个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保障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畅通行刑衔接渠道,规范执法保障、信息交流、情况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

  创新河湖警长制度,联合省河长制办公室制定下发《河湖警长制工作实施办法》,着力打造河湖长+河湖警长“多轮驱动”的水域保护新模式,实现云南的所有河湖都有“警长”监管保护。

  云南省公安机关

  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警之路

  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捍卫者

  坚决履行好新时代公安机关职责使命

  维护好云南边疆安全稳定

  全力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来源:云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