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鹤庆县松桂镇东坡村地处鹤庆坝子南头,是松桂镇的一个山区行政村。过去,东坡村社会治安状况差,邻里不和,矛盾纠纷频发,生产发展停滞不前,群众生活较为贫困。近年来,鹤庆县深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创建工作,大力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创建,将东坡村确定为示范创建试点村,积极探索融合“五治”(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创建“五好”(两委班子好、社会治安好、调处效果好、乡风民俗好、群众评价好)、实现“五无”的“三五”工作法。逐步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符合基层实际的乡村社会治理新路子。
坚持以政治为引领,实现两委班子好。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实施“党建+社会治理”工程。调整充实东坡村党总支、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健全完善各类组织学习、会议、议事等工作制度,成立了平安东坡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东坡村推动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加强东坡村社会治理机制,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宣讲活动,引导全村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东坡村两委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建平安东坡提供了组织保障。
坚持以自治强根基,实现群众评价好。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划清群众自治权的边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运行机制,广泛动员普通党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分子参与农村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村务监督工作,保证重大事项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开展。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原则,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制定村规民约,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村内具体事务、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融入激励与惩戒并重机制,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我管理格局。健全完善村治保会和自然村治保小组,配齐配强人员,完善工作制度。将全村所有农户住房位置、家庭人口、从业状况等信息全部录入村综治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查清了村情。完善“6995”十户联防机制,将全村分为18个十户联防组,形成以自然村网格为单元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通过调整充实自治组织,东坡村自治体系更加健全,履行职责更加到位,村规民约和联防联控效果充分发挥,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抽查中好的评价均为100%。
坚持以法治为保障,实现调处效果好。扎实开展法律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在2019年平安家庭示范村创建基础上,2020年启动无邪教示范村创建工作,投资0.64万元在村内主要路口、显眼位置建设5块法治宣传牌,引导村民养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习惯。细化明确村干部权力“边界”及决策程序,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进廉政建设向农村延伸。强化东坡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配备村辅警人员,及时排查处置村内警情,提高农村法律服务水平。健全完善东坡村调解委员会、自然村调解小组,配齐配强调解人员,在村委会建立了规范的调解工作室,目前东坡村调解委员会由9人组成,调委会主任由村委会主任兼任,调委会副主任由村妇女主席兼任,下设6个调解小组,每个小组设调解小组长1名、调解员2-3名。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做到村委会每周排查研判1次,村民小组每天排查1次,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组织化解。进一步完善“以案奖补”机制,简化了申报程序和手续,目前东坡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本村群众与鹤剑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部矛盾纠纷5起,县司法局按照标准及时兑付奖补资金,既及时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也提高了调解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司法确认机制,在县人民法院指导下,东坡村调解委员会将调解成功并达成协议的矛盾纠纷进入司法确认程序,并取得每件80元的补助,从而既树立了基层调解组织的权威,又提高基层调解组织积极性,还减轻了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压力,目前东坡村调解委员会有1件成功调解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司法确认。通过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法治教育、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东坡村坚决防止了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和因调处不及时而引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坚持以德治强教化,实现乡风民俗好。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投入5.4万元,在东坡、军营、北长3个村民活动中心建成法治德治融合宣传栏,将农村法律知识、反邪防邪、村规民约、爱国卫生运动、殡葬制度改革、脱贫光荣守贫可耻、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法治德治内容用漫画形式进行宣传,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好邻居”、“好儿女”、“好婆媳”、“好公婆”等系列评比活动,严格评选标准、评选办法,树立道德榜样、家风典范,推进移风易俗,目前全村评选出“五好家庭”12户、“好邻居”12户、“好儿女”12人、“好婆媳”24人、“好公婆”24人,并将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入法治德治宣传栏光荣榜公示。通过建设法治德治宣传文化阵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法治德治文化,使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法治德治意识,促进了良好乡风民俗的养成。
坚持以智治为支撑,实现社会治安好。一方面建成规范的东坡村综治中心,根据原有办公条件,腾出1间3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投入7.2万元,按照综治中心功能进行装修改造,安装75英寸视频监控电视白板,配备电脑、桌凳等设施,在白板中导(接)入视频监控、村级组织网络、网格化管理、村民自治制度、村规民约、服务项目、服务承诺等数据资料,将综治中心建设成了平安建设的指挥中心、展示中心、宣传中心、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建成覆盖全村的视频监控系统,东坡村委会与县移动公司合作,在公共场所、主要路口、进山路口、地质灾害点安装视频监控探头24个,有效预防了火灾、地质灾害、偷盗等隐患。同时,动员农户自费安装移动视频监控系统99户(占常住人户的70%)。通过公共安全系统建设,逐步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公共安全管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型,全面提升社会安全防控能力。(州委平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