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司法行政 > 正文
有一种浪漫 叫并肩作战 ——司法行政“夫妻档”马辛良杨丽芝
发布时间:2021-03-09  
  保山市隆阳区司法局马辛良与杨丽芝是战斗在司法行政基层第一线上的一对夫妻档。 

  “我夫妻俩恩爱和陸,一起分担工作和生活的重压。我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马辛良这样介绍和妻子杨丽芝的感情。 

  他是“云南省社区矫正好榜样” 

  面对隆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连续3年全市落后的工作局面,马辛良一面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一面不断总结经验,并且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使原来的后进单位变成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先进典型。 

  为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矫正效果,马辛良采取了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类管理的工作方法。根据每个人的入矫时间、犯罪原因、犯罪类型、改造表现、再犯罪风险等多方面因素,将社区矫正对象分成严管、普管、宽管3个等级,实施分类管理,因人施矫。他的创新工作方法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许多同事也向他学习取经。大家说:老马哥的方法真是管用! 

  2018年3月22日,汉庄司法所接到保山市福利院的电话告知托管儿童张某某因生病住院。得知情况后,马辛良立即与汉庄司法所鲁所长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张某。 

  托管儿童张某某系永盛街道办事处杨官社区的社区矫正对象张某艳之子,张某艳因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被瑞丽市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原判刑罚。张某艳因父亲去逝,母亲贩毒正在监狱服刑,所生之子张某某在家里无人照管。马辛良在了解到张某某的实际情况后,多方协调将其子张某某送往保山市社会福利院进行托管。 

  马辛良说:“这些孩子未曾犯罪,却要承受父母犯罪所带来的痛苦,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创伤。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更需要有人关心。” 

  在监狱服刑的张某艳得知其子张某某现在被马辛良送往保山市社会福利院进行托管后,激动地说:“谢谢,我一定好好改造,接受教育,争取早日出来后重新做人。” 

  2018年,马辛良被云南省司法厅评为了“云南省社区矫正好榜样”,成为全省司法干警职工学习的榜样。 

  她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杨丽芝,现任保山市隆阳区司法局九隆司法所所长。 

  “你快点来看看吧!这家兄弟几个要打起来了!我们实在是不有法了!”河图镇化美村村委会调解主任打来电话。 

  听到这个消息,杨丽芝和司法所的同志午饭也顾不上吃便赶到当事人家中。 

  现场,70多岁的老人病奄奄地躺在床上,一间不足8个平米的简易房到处是灰尘和蜘蛛网。 

  杨丽芝认真了解情况后,认为老人的孙女、孙女婿比较通情达理,便以此为突破口,联系他们来做老人大儿媳的思想工作。通过长达5个小时的说服、教育,最后大儿媳终于同意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家中居住,并将弟弟垫付的医药费还给了弟弟。几方当事人还就老人今后的生活费标准、生病护理等问题重新签订了书面协议。 

  如果说解决家庭纠纷是小事,那调解村寨之间的纠纷就真的算得上是大事了。 

  2008年9月份,杨丽芝担任河图司法所所长才刚刚一个月,在还没有完全熟悉本岗位工作的情况下,便遇上了开展林改工作以来影响最大的两起纠纷:一起是河图镇河上村与魏家村的山林界限争议纠纷,另一起是河图镇田坝村与青阳村的山林界限争议纠纷。 

  这两起纠纷都是因年限较长,原有山林分界标志模糊而引起的界限争议,为了弄清双方山林的分界情况,杨丽芝与其他同志一起冒着雨爬行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找到了双方山林原有的分界线,并对界限作了重新标识,同时召集双方主要负责人做工作,通过找依据、摆事实,最化解了双方的山林权属争议,解决了这两起跨时30多年的疑难纠纷。 

  为了避免林权纠纷的再次发生,杨丽芝对部分只达成口头协议未落字据的纠纷材料重新进行了梳理,起草了书面协议书,并到涉及林权纠纷的相邻乡镇,召集当事人重新签定《林权纠纷协议书》,给双方山林权属、界限保留了文字依据。为进一步规范林改纠纷协议书,杨丽芝还召集双方当事人,对前期双方自行签定的协议中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通过杨丽芝和同事们的努力,该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13起林权纠纷的调解工作,成为全区唯一一家林改纠纷调处率和成功率均达到100%的乡镇。 

  “调解工作要以人心换人心,以党心换民心”杨丽芝对人民调解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从事调解工作以来,她始终坚守着这样的理念和宗旨,用心谱写了人民调解的和谐之歌。 

  2017年,她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他们是上阵“夫妻档”  战役“伉俪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马辛良与杨丽芝这一对隆阳司法行政的夫妻档,也出现在共同战“疫”的路上。 

  自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这对同是共产党员的夫妻,一起报名当服务社区战疫的志愿者,成为战“疫”场上的夫妻档。 

  他们对孩子充满歉意的父母,更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司法行政人。每当他们在参与守卡或是法治宣传、社区矫正等工作场所相遇,隔着口罩,夫妻二人总是情不自禁向对方投去关爱的一瞥,在四目相对,眼神交汇的一刹,杨丽芝眼中总是噙着泪花。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丈夫的身体日渐显出一些老年病征,白发也增添了不少,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对他的工作却总是很支持,对他不改初心敬业奉献的精神非常理解,对他照顾家庭的远远不够也从未有过报怨,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项疫情防控工作。 

  在整个政法系统中,像他们一样的“夫妻档”还有很多,他们舍下小家的团圆,只为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