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 锻造云岭政法铁军 > 政法英模 > 身边的感动 > 正文
扎根普法岗位34年 坚守只为普法人信念
发布时间:2021-05-28  责任编辑:符晓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当时光沉淀为历史,总会涌现出一些闪耀着奋进之光的人。普洱市江城县司法局普法工作人员苏建玲就是这样一个默默绽放光芒的人,她34年来扎根边疆普法岗位上默默奉献、发挥光热,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苏建玲始终坚守“一生只做普法人”的坚定信念,见证了江城普法的历程。江城县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普法初期,很多群众连汉语都听不懂,法律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更是一片空白,普法任务的艰巨性远远超乎想象。

  “正是因为在这艰难的历史背景下,为我此后这34年的普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我就暗自下定决心,我要用我一生学习积累的法律知识和经验来承担起江城的普法宣传工作。从那时起,普法就成了我最初的梦想。”苏建玲这样说道。

  

 

  江城县司法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负责包保康平镇两棵树村麻栗树小组。由于该小组村民属于跨地州转移移民,各方面条件都相对滞后,村民们等、靠、要思想严重,对法律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赌博、偷盗现象时常发生。面对这种情况,苏建玲当即向局里提出了要以法治宣传促和谐、促稳定、促脱贫的建议。随后,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麻栗树小组群众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影响,行动上也有了很大改变,一个个争先脱贫致富,每户农户还被农业银行江城县支行授予了“诚信农户”。

  康平镇两棵树村麻栗树小组组长代有华说:“司法局挂钩着我们麻栗树自然村,他们多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正确指导农民的思想。在这几年当中,我们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大幅度转变,不管是房屋建设也好,思想素质也好,都有了很大改善。”

  

 

  疫情期间,为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法治宣传工作,苏建玲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梳理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可能涉及《刑法》30+1个罪名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用mp3录音在县电视台、司法局宣传车和村寨大喇叭播放宣传;整理汇编了面对疫情防控不能触碰的相关法律知识并印发成册进行发放,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4年间,苏建玲向江城县各族干部群众宣传了《宪法》、《民法典》等一百余部法律法规,共参与开展大小法治宣传2730场(次);发放的宣传单达20多万余份;接待群众法律咨询不计其数。因优异的工作成绩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苏建玲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普法先进工作者”1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普法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3次,多次被表彰为县级“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共产党员”。

  江城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张庆东说:“苏建玲对工作积极负责,兢兢业业,她的工作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司法行政工作做出了标杆。”

  

 

  当年的一个普法梦,如今已到了圆梦的年纪,苏建玲现已临近退休的年龄。“在八五普法的开局之年,我希望以后像我一样怀揣普法梦的工作者们,都有夸父追日的精神勇担责任,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让法治之花开满三江大地。”苏建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