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 锻造云岭政法铁军 > 政法英模 > 身边的感动 > 正文
以匠心坚守初心 芳华不负检察蓝
发布时间:2021-05-06  责任编辑:符晓

  刘曦,女,彝族,198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10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楚雄州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转变新时代检察办案理念,努力传递司法温度。”这是刘曦的人生信条,也是她一直以来秉持的工作理念和不懈追求。从事检察工作11年,她先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500余件,成为云南省“十佳公诉人”、重罪检察团队核心成员、检察教官,三次获全省演讲大赛冠军。 

  身披铠甲,勤学不辍磨利刃 

  案子没有大小之分,小案子里也有大问题,遇到问题就去钻、去学、去精通。2018年,国安部门侦办了首个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案件,当时全国都没有类似作案手段被成功认定犯罪的先例,侦查人员找到了刘曦。罪名生僻,案情敏感,境外取证难度巨大,如何才能做得有效?刘曦连续几天加班到深夜,找资料,读论文,想办法联系行业专家向他们请教,为侦查人员提出取证的整体思路。针对与境外勾连的客观证据难以取得的难题,提出了具体的取证方法。经一年多的努力,这个全国第一案顺利起诉。 

  

  为了读好起诉书,刘曦从普通话发音开始练起,学习抑扬顿挫和朗诵朗读,两年时间练就了全州朗诵大赛一等奖;为了做好法庭辩论,把全国十佳公诉人的辩论视频一遍遍看,练就了云南省首届“公诉人与律师论辩赛”个人总分第一,带领楚雄公诉队力克强敌夺得第二;练习演讲,学着写稿,锻炼即兴发挥,八年之内,三次拿到全省演讲大赛冠军;主动给同事讲课,学习课程设计、培训理念、制作PPT,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讲课,获得全国检察教育精品课程提名奖,成为全国首批检察教师。 

  

  创新办案模式,提升执法效能 

  2019年,刘曦被下派到南华基层锻炼,当时南华公安刚侦破李文富等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涉案人员多、犯罪事实多、证据材料多,侦查正在攻坚阶段,她主动担起了承办主责。为了方便引导侦查,她写审讯提纲,搞现场辨认,想侦查策略。主犯翻供,证人改口,被害人不敢作证,本就难以突破的赌博和强迫交易案件顿时陷入僵局。加之10个罪名20多起事实,每个嫌疑人所涉罪名和事实都不相同,精准化量刑太难。面对困境,刘曦详细比对查看收集在案的35本账本和笔记,从数千条记录中找到参与案件的人员分赃记录,从模糊不清的流水账中辨别出赌博资金的来去走向。同时,琢磨出一套依托于电子表格计算的量刑方法,算出30多名被告人的精准量刑区间,量刑的科学换来全案80%的被告人自愿认罪,分化瓦解了黑社会组织,体现了宽严相济,庭审效果和效率大大提升。 

  办案机智果断,攻坚迎难而上 

  在保山乔氏家族涉黑专案中,卷宗有1100多册,犯罪嫌疑人近100人,犯罪事实300多起,办案任务异常艰巨。刘曦放弃休息,白加黑模式干了整整四个月,数十万字的审查报告,无数的表格,260笔贷款算得清清楚楚,33亿资金理得明明白白,罪名论证分析写了厚厚一叠。 

 

  

 

  案件庭审时,85名被告人,请了170名辩护律师,尤其是5名主犯,重金聘请了北京、上海的全国顶尖刑辩律师。从讯问、质证、到辩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否构成,是整个辩论的核心。在这个问题上,律师反复提出被告人没有主观故意,想从根本上瓦解黑罪指控。刘曦当庭调整策略,准备了一个专门答辩,从刑法中的主观故意的法理,谈到刑法理论对不同构成要件要素认识程度的区别,再论证司法解释规定不需要明知的理论逻辑,最后宣读司法解释。对被告人的无罪辩解一层层抽丝剥茧,讯问有力,举证得当,答辩切中要害,指控的内容不仅被法院认可,也征服了旁听人员,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韶华不负检察蓝,巾帼何须让须眉 

  十一年来,刘曦先后参与了全州第一个虚假诉讼案、骗取贷款案、跨境电信诈骗案、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承办了在楚雄州有重大影响的两起涉黑案件,一举扫除盘踞南华县10余年的两大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省检察院抽调办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型跨境走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专案;领受省委任务,办理中央督办的云南省保山“乔家父子”涉黑案件中,成功起诉310起犯罪事实,查处涉黑财产33.8亿;办理中央、省级督办涉黑案件7件,230余人,被云南省检察院推荐为“云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代表楚雄州检察机关参加云南省检察机关第五届公诉业务竞赛,以优异成绩获得“云南省十佳公诉人”荣誉称号和“优秀论辩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刘曦说,为了怀揣的这一炽热的检察梦想,自己将一如既往地在“追求极致办铁案”的路上前行。 

  

 

  (楚雄州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