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麻栗坡边境线上的“战斗堡垒”
发布时间:2021-11-12  

  麻栗坡边境管理大队按照“警力前移、警务下沉”的工作思路,在边境一线建设多个抵边警务室,充分发挥“桥头堡、过滤器、处置点、服务站”作用,进一步健全立体化边境管控体系,实现了“连点控线,连线控面,快速机动、服务到位”的管控效能,在麻栗坡277公里边境线上构筑起抵边前沿战斗堡垒。自警务室入驻以来,共查获非法出入境人员313人次,走私案件69起,涉案价值445.69万元,化解矛盾纠纷127起。 

  守卫边境平安,筑牢“抗疫防护墙” 

  麻栗坡县拥有全州最长边境线,承担着重大的疫情防控任务。麻栗坡边境管理大队全体民辅警上下同频、勠力同心,共同打响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阻击战。抵边警务室作为疫情防控第一线,承担着“拦阻墙”和“过滤器”重大角色。铁厂边境派出所翻坪警务室充分发挥抗疫主力军作用,全力践行“抵边警务室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守好边境就是守好身后的家园”,实行人防+物防+技防多管齐下,开展24小时双向固定查缉和流动查缉相结合的勤务模式,制定并开展涉疫处突演练3次,严格检查过往车辆、人员,劝返车辆500余辆、人员1000余人,上报并配合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处置黄码人员2人,打击处理违反疫情防控管理公告1人,实现了“零输入”、“零传染”。 

  

 

  

 

  董干边境派出所龙哈警务室紧紧围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工作目标,落实抵边警务室职责使命。龙哈警务室作为离城最远的抵边警务室,其环境山高密林、闷热潮湿、蛇虫居多,经常巡逻一趟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服背面也印出“汗渍地图”......尽管条件恶劣,购买物资也不方便,但龙哈警务室民辅警尽职尽责、毫无怨言地驻守在边境一线,秉承“绝不让疫情从边境传入内地”的信念,扎实开展好24小时固定查缉和边境巡逻工作。今年以来,该警务室日均检查车辆110余辆次,人员260余人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60余次,共查获“三非”案件8起20人;切实发挥抵边警务室“前沿哨所”作用,维护了辖区安全稳定。 

  

 

  

 

  维护边疆安全,构建“民族团结路” 

  为实现“党的光辉照边疆”目标,下金厂边境派出所上寨警务室深入开展“组织强边、开放活边、守土固边、富民兴边、和谐稳边”五边行动,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路”。“团结路”以“初心小屋”为基础坚守初心化解辖区矛盾纠纷、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引领边疆各族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掀起了“民族团结好、社会治安好、环境卫生好、乡村振兴好、强边固防好”的五好新局面,极大改善了当地村风民俗,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下金厂边境派出所被麻栗坡县上报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警营”。 

  

 

  

 

  坚持便民利民,确保“服务不缺位” 

  杨万边境派出所依托“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创建与抵边警务室的建设使用相结合,遵循“一个抵边警务室就是一个小型派出所”的理念,建立长田警务室和设置上捌、360两个执勤点。主要担负起边境查缉巡逻、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组织安全防范、服务辖区群众等职责任务,促进社会治理和边境管控效能最大化。采取“1+2+8+N”的入驻模式,组建“摩托巡逻队”,打通边境巡逻最后一公里,把移动警务、暖心服务带到边境各村寨,实现巡逻无死角,服务无距离。夯实边境一线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了警务室各项工作做到实处、做出成绩。今年以来,长田警务室累计辖区走访2216户4894人,重点场所81家、重点人员117人、采集信息4632条,调解矛盾纠纷19起,受理群众求助18起,切实把为群众服务办好事、办实事落到实处。 

  

 

  

 

  麻栗坡边境管理大队各抵边警务室的建设落成,解决了多年来偏远山区、农村派出所民警下不去与群众办事难、找警察难的矛盾难题,变固态警务为动态警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抵边警务室整合警力资源,前移巡处警务,实行了24小时巡逻处警一体化运作,全面打造出“点、线、面”互为交织的网格化、棋盘式巡处新格局;其中小小的警务室更是发挥着大作用,大门敞开、灯光亮起,无形中给辖区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何兴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