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江川区打造“云菜小镇”新型社区
发布时间:2021-11-12  责任编辑:符晓

  “云菜小镇”社区是依托于云南云菜农业科技产业园成立的玉溪市第一家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社区。近年来,玉溪市江川区结合“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将社区打造为:党建引领、政府助推、群众参与、企业主推的“亮点网格”,将“小镇”设置为1个网格,按照收、储、冷冻等重点工序配置7个网格员责任区,通过对园区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全面服务管理,探索做好园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 

  搭建组织架构。成立云菜社区联合党支部,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社区居委会、业主管理委员会,坚持“三向进入、交叉任职”,吸收企业股东大会共同对社区进行治理服务,实现“党组织引领、四驾马车并驾齐驱、社会力量参与入网”共商共建共治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支部、管委会、业委会工作职责,制定管理规定,明确个人职责,合理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建立“三议两公开”协商制度,针对社区建设、管理、发展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商议。 

  

 

  

 

  通过企业的有序良好发展 不断反哺社区社会治理向好转变 

  实行企业商户和党员“双积分”制度。将企业和商户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参与社区治理和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情况等方面纳入积分内容,根据积分情况,评选企业之星和党员之星。推行“双看板”做法。设置党建工作看板和企业生产经营看板,每月对评选出的先进优秀进行展示,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开展“双提升”行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组织企业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务知识和生产经营业务知识,推动党建能力、业务素质双提升。 

  企业文化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始终 助推民主法治宣教深入人心 

  树立企业价值导向。提炼企业核心内涵,形成以“云菜引领、品台共享”为内容的企业文化品牌,教育人、引导人,凝聚社区企业积极健康发展动力。开展企业员工“心连心”活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每季度组织股东、员工代表开展读书会、交友会、联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关怀帮扶机制。由党支部和管委会对员工进行摸排,建立帮扶清单,重大节日对帮扶对象进行慰问。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化解,激发企业职工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突出人才带动作用 保障治理工作与时俱进 探索建立居民自治善治新模式 

  开展“双培双带”。企业将优秀员工推荐给党支部,党支部将推荐人员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培养对象,同时,党支部将重点培养对象推荐给企业,形成全封闭的链条式双培双带工作方式,既为企业培养业务骨干,也为支部壮大党员队伍奠定基础。引智培智。根据园区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要,列出引才目标,通过建设人才工作联络站参与人才交流会,协助解决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问题,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培新方式深化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党员参加万名党员进党校等课程,提升党员的党性意识;定期组织职工参加业务大讲堂,提升职工的专业能力水平。 

  满足群众基础需求 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 

  设置办事窗口。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社保、教育、户口等社会事务办理窗口,配套“三官一师”、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等服务功能,切实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米。开展便企服务。设置书记会客厅,让企业负责人与各级书记面对面进行交流,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开展法治微课堂,由区级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人员到园区普法、讲法、释法,让企业在园区就能直接了解法律法规及政府政策。打造亮点网格。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以企业库区为基础,整合划定特色网格,将党员、管委会委员、企业管理人员、片区民警充实到网格员中,定时走访,及时解决社会治安、社会治理、创文创卫、纠纷矛盾等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服务群众幸福感 

  积极开展公益服务活动。通过开展向雄关社区老年人发放生活用品、向幼儿园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动,以公益捐赠、技术支持和产业帮扶等方式,回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党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模式,通过土地承包、土地租金作价入股等形式,吸纳本地劳动力,整合当地土地、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扩大产业规模,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拉动雄关乡农业信息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断提升群众人居环境品质,带动增收致富。致力农村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改善周围村(社区)基层设施条件,拉动雄关乡蔬菜包装用品、物流、餐饮服务、农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培育壮大蔬菜产业体系。(江川区平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