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勐腊县在全省129个县市中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选为“省级先进平安县”。同时,该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省38位、西双版纳州第1位。
2020年,平安勐腊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县委“一八九”政法工作目标任务,聚焦强边固防、市域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牢牢抓住平安工作主动权,切实扛起平安建设、管边控边、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以知难不畏难、吃苦不言苦的精神,经受了疫情的考验、顶住了边境管控的压力、交出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收官满意答卷,谱写了平安勐腊建设新篇章。
聚焦一个中心,组建领导小组,构筑平安建设坚强堡垒
勐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高位谋划平安勐腊建设。年度专题研究部署平安建设4次。印发《关于成立县委平安勐腊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县委平安勐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的通知》《县委平安勐腊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推进平安勐腊建设,构筑平安建设坚强堡垒。
年内,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各级政法部门党组向县委政法委请示事项15项、报告95项,确保党管政法工作原则落地见效。政法队伍先后涌现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县公安局法制出入境党支部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聚焦两个抓手 ,抓实平安创建,全力助推市域基层社会治理
抓市域治理。打造三个“平安示范点”。探索“12345+”模式,以“一创、二建、三带、四联、五好”+诚信超市为创建目标,打造勐仑曼梭醒平安示范村;以“加强三个建设、建好四支队伍、完善七个机制,建设五强六无平安村寨”为核心,围绕“党建领边、夯实固边防控,思想固边、推进‘村风’建设,富民强边、筑牢坚强堡垒,联防稳边、抓实边境管控”,打造磨憨南嘎固边村;以“八无”村创建为目标,依托“湄澜固边船队”建设,创新“3+N”工作机制,打造关累堡垒示范村。三点一线全面铺开平安示范村打造。
建立矛盾纠纷“三三制”调解工作模式。率先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三”制,解决多层次调解矛盾纠纷;实行科级领导包保重点矛盾纠纷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化解率不高的问题。实现每一件纠纷村级调解3次、乡镇调解3次、县级调解调3次的“三三制”工作模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实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吸纳全县具备调解优势的14名调解员组成一支调解专家库,合力解决矛盾纠纷源头治理问题。2020年,勐腊县各级组织调解矛盾纠纷案件总数1851件,调解成功1599件,调解成功率86.4%。调解成功数比上年的1094件增长40.9%。
创建综治网格“三级”管理模式。构筑网格化综治防护体系,推进县、乡、村三级规范化综治中心建设,全县设有综治中心108个,划分大小网格区,各网格设有网格员,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整合各类监控平台和社会面监控资源,与雪亮工程平台共享,将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和综治中心综治系统连接至乡镇,以科技管理为支撑,推进网格化管理,小网格助推大网格建设。
抓考核指挥棒。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创建打跨工作“红白黑板”、综治评价月通报考核模式,充分运用预警、提醒、约谈、通报的方式督促履职。截止目前,公示打跨工作“红白黑板”28期、综治月考核6期,考核结果每月向全县通报,营造敢于向辖区群众亮成绩、交答卷的健康社会治理环境。
发挥述职“指挥棒”作用,制定《党委政法委委员向党委政法委员会述职制度》,述职与问题整改相结合,强化问题导向,把工作的薄弱点、整改点作为谋划工作出发点和提升点,真正把述评成效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实际行动;述职要与结果运用相结合,把委员述职结果纳入综治工作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营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政治生态环境。
聚焦三个突破,发挥宣传效能,提高平安建设参与度
推出勐腊首届“奋斗新时代平安建设系列先进”评选活动,发掘和展现在平安建设工作中的不平凡的“五类十佳”,大力宣扬奋战在一线、扎根在底层、幕后默默付出的各界平安贡献人士、逆行者、保洁环卫工、退休老干部风采,做到学有榜样、比有标杆、赶有方向。全县参与选手119名,累计投票1778.8万票,累计点击3583.3万次。
开展“平安路上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评选宣传活动,推出平安勐腊路上先进人员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弘扬社会正能量,鼓励见贤思齐,形成尊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目前已推出21期,社会反响较好。
开通“电视问政问需”专栏。以电视问政问需为抓手,传递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推出了以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和疫情防控为主题的问政问需专栏,向人民群众传递全县各部门抗击疫情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呼声最高、关注度最集中的问题,为民解忧排困。
聚焦三个管住,抓实社会维稳,助推平安建设实效化
管住源头。关注重点案件,对全县三类重点案件定期开展分析研判,从发案时间、场所、涉案人员进行综合比对,实行事前、事中管控,突出分类管理和源头预防;综合“综治网格+警务网格”巡查工作机制,落实辖区建筑物“一标三实”,对辖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开展“三查四告知”,深入推进重点人员管控、行业场所监管和安全防范宣传,强化网格化管理,减少不稳定隐患诱发因素。截止2020年10月,勐腊县共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999起,查处治安案件1291 起,查处违法人员1314人。
管住重点。实行重点人群分级管控,将重点群体按照高、中、低风险纳入分级管理,全面掌握重点人群思想动态及行动轨迹,确保重大节庆重点人员吸附在本地;按照“管行业、管部门、管业务必须管社会治理”的原则,实行重大案件科级干部包案化解管理,将全县摸排出的不稳定隐患纳入包案化解,实行“挂账销号”动态管理,层层分解、压实化解责任。
管住措施。制定《勐腊县命案防控十二条措施》《勐腊县命案防控三年行动方案》,按照“两个一律”、“三个倒查”、“三同步”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命案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命案发生,坚持防范、整治、打击三管齐下,压紧压实责任,全面加强犯罪线索排查力度。2020年,勐腊县命案立案数比上年下降33.3%,连续6年命案全破,年内表彰“三年无命案发生乡镇”3个。
聚焦五个创新,抓实国门抗疫,筑牢守边之责
创新“中老界碑会商”新机制。按照“人要管住,货要流通”总要求,积极探索中老双方疫情防控“严防”兼顾货物运输“保畅”新举措,结合磨憨口岸特色,建立“中老界碑”会商新机制,总结跨境货运“七个举措”“五个到位”,中老双方打破界限阻隔,紧紧围绕两国疫情防控通报、打击跨境犯罪联打联控、双方边境便道联合巡查、联合打击整治精准度、畅通跨境货物运输等内容开展会商,共同提升两国防范和应对疫情风险的能力水平。
创新“中缅界河会商”新机制。在澜沧江-湄公河中缅边境段,与缅四特区建立了“中缅界河”会商机制,并确定关累侧南板县物资保障“六定”方案,确保防输入、物保障、人管住。在会商机制基础上,建立疫情信息共享、物资保障、规范遣返人员流程,持续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执法安全合作。
创建“湄澜固边船队”。依托“关累堡垒村”建设,以“五个管住”(管住船只、人员、证件、轨迹、码头)为工作机制,实现对关累村36艘民船的有效管理。同时,组建“红马甲”平安巡防队等群防力量,重点加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巡防管控力度,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边境巡逻防控和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现“村村是哨所、船船是哨塔、人人是哨兵”的管边控边模式。自船队成立以来,共计劝返欲偷越国(边)境人员36人,向公安机关提供举报线索被抓获打处39人。
创新宣传媒介。充分运用“平安勐腊”微信公众号、“平安勐腊”今日头条、“平安勐腊”抖音、“勐腊长安网”等媒介强势发声。录制了《云南·勐腊:境外不是天堂,偷渡--一场惊悚终生不堪回首的梦魇》警示教育片;在全县宾馆、景区、超市、公车等公共场所,运用各类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并在勐仑、磨憨三线执勤点设置警示教育区用大屏滚动播放教育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创新打跨宣传。集中宣传《关于严厉打击偷越国(边)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勐腊县关于提高非法出入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关于规劝跨境违法犯罪人员主动投案自首的一封公开信》等,表明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刑事案件在抵边村寨“公开审判”常态化,开展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打团伙、拔钉子”集中抓捕行动宣传,同步开展“以案释法”“现身说法”,达到教育和震慑效果。年内,群众举报线索破获妨害国(边)境管理案件12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62人,兑现奖励金额37.74万元。
聚焦六个抓实,联防稳边,筑牢固边屏障
抓实三个层面“六个清”,落实“五个管住”。压实抵边村小组、抵边村委会、抵边乡镇三个层面各级管控责任。实行查缉点过往车辆、人员“三个必须”工作要求,确保防境外输入闭环管理落实到位。通过摸排,在全县10个乡镇4个农场52条边境小道中,梳理出10条主要偷渡路线,排查出244名重点人员、71辆重点车辆、21座冻库、66个牛羊圈。
抓实“三个必须”工作要求,规范查缉业务。结合边境实际,勐腊县合理设置396个封控查缉点,充分运用我县公安民警+群防群治队伍+对口支援力量的方式,每日投入执勤人员2500余人开展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工作,组建边境巡逻队127支,加强重点地段、重点时段巡逻防控;在勐仑、磨憨、勐捧设置三线查缉点开展24小时双向查缉勤务,以“必须对所有通行车辆进行停车核查、必须和车内所有人员一一进行交谈、必须要求所有外地人扫码登记”的“三个必须”工作要求为抓手,加大查缉力度。自边境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拦截、劝返重点地区人员6924人,签订劝返保证书5086份。
抓实网格化服务管理,织密防控网络。面对“一县接两国”的区位特点,勐腊县建成12个抵边警务室和3个抵边治安执勤点,在重点边境通道上修建隔离墙、隔离桩、铁丝网、宣传告知牌等设施。将全县划分为1201个网格,负责网格化管理,在现有网格工作基础上,通过建立县、镇、村三级边境网格工作指挥体系,加强网格中网格长、挂钩单位、网格员、社区的配合协作,织密边境、社区、境外疫情防控“三张”防控网,推动网格化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区域化转变,形成闭环管理的全方位立体防控体系,全力打造“三中心、一警示、大网格”具有勐腊特色的强边固防新体系。
抓实“六级段长”责任制,压实各方责任。按照“一线防、二线堵、三线查、四线打”的工作要求,迅速建立立体化管控网络。按照分地段、定专人、定责任、定任务、有记录的要求,将全县划分为10个大段,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总段长,17位县处级领导担任一级段长,18位边境乡镇(农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二级段长,边境乡镇(农场)党政领导班子、派出所、边防站负责人担任三级段长,“四、五、六级”段长由各抵边村委会、村小组干部、综治队员等担任,全县共设置段长519名。
抓实“群防先锋队”建设,凸显群防群治效能。根据三线查缉情况,针对非法人员绕关避卡问题短板,勐腊县迅速组织建立56个“群防先锋队”,围绕重点地区、路段,开展机动灵活的常态化巡查,有效防止各类不法分子潜入潜出从事跨境违法犯罪。2020年6~12月,全县累计开展巡防420余次,出动警力17000余人次、出动综治队员700余人次。
抓实“镇镇清”工作,开展集中抓捕行动。紧盯“边民”靠边吃边的问题,坚持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与疫情防控有机结合,以“打防结合、以打促防”的工作思路,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着重打击跨境犯罪幕后的组织者、获利者和团伙骨干成员,敢于“清家底、除内鬼”,坚决查处一批“边民”参与跨境违法犯罪的案件,斩断跨境犯罪背后的资金链、利益链、技术链,深挖彻查背后的“保护伞”,拔掉藏匿在边境一线的“引路者、带路者、望风者”,铲除滋生跨境违法犯罪的土壤,起到打击一起、震慑一片的社会效果。(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