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村系溪洛渡水电站(云南库区)外迁移民安置点之一,2013年,120户移民长途迁徙搬进了平乐村,开始在化念镇扎根生活。2019年,平乐村被评为玉溪市文明村示范点,2020年,被峨山县授予“民族团结示范村”称号,平乐村换上新颜,展现新貌。
平乐村全景。摄影:汤伟马冠朴
硬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中午时分,在平乐村的大广场上,老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拉家常,小孩子在嬉戏打闹,一幅和谐景象。
“以前还没有这个大广场的时候,村里人想组织个什么活动都没个合适的地方,自从大广场建起来,每天都很热闹,还有组织跳广场舞的。”平乐村原村支书何昌宇说。
为了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平乐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了功夫,2015年平乐村盖起了凉亭,2017年扩建了公房,建盖了篮球场、大广场,并在政府支持下启动了“乡村亮化、硬化”工程,新建了110余盏路灯,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扩宽,还在路边划出了足够的停车位。
“现在村民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有车,停车位必不可少。”何昌宇说,这些建设先后投入近200万元,从源头上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软件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硬件够硬,软件打造也必不可少。
“我们刚搬来的时候,也经历了人心不稳、前景迷茫。平乐村起初环境也是‘脏乱差’,村民没有共建共享的意识,为让村民搬得进、住得下,我们从2015年开始了人居环境整治。”何昌宇说。
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党员干部带头,平乐村以每10户居民为一组,成立了6个人居环境整治卫生责任小组,由党员干部任组长,除了“门前三包”外,还对公共区域分段分块进行整治,每天清扫1次。同时,平乐村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并组成检查组,每10天对各组分段区域、房前屋后进行一次检查,对整治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及时进行整改。
为进一步激励村民爱护环境卫生,从2017年开始,平乐村每季度开展一次“金扫帚”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对环境卫生整治做得好的个人授予“金扫帚”十星级文明户称号,每年末评选出当年的“十星文明户”给予适当奖励。
“我们只有把环境保护常态化植入村民心里,村民不乱堆放垃圾,才有个美丽乡村的样子。”何昌宇说。
在平乐村大广场旁的党建文化长廊里,村规民约、美丽乡村、带头先进、党建引领的内容挂满了宣传栏,“平安喜乐”的美好生活也鲜活地跳跃在字里行间,移民不仅实现了搬得进、住得下,而且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实现了幸福安定。